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苗森  郑煜 《大豆科学》2013,32(1):80-83
以黑龙江省26年的大豆产量和种植规模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和作物比较优势的原理,建立大豆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时间序列模型,对优势指数做出预测。结果表明:2012~2017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1.873、1.7323、1.7592、1.6106、1.6383,说明相对于全国大豆生产是占优势的,但是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所以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食品冷链运输过程为研究客体,着重探讨了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在食品冷链流通环节中的应用,将冷链物流流程分段并分析了各环节中所存在的危害因素,以期为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新疆冰川冰缘地区冻土中筛选出的具有良好产低温淀粉酶能力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其酶学特性.[方法]用种子培养液活化菌株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成功菌株的PCR产物测序结果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对冻土中产低温淀粉酶菌株的16S rDNA序列用MegAlign Fasta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Yoo改良法测低温淀粉酶酶活力.[结果]菌株A-2,A-3,A-4经16S rDNA序列分析获得的序列与数据库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train NBRC 15535 16S ribosomal RNA,partial sequence(NR_04145))比对相似率达到99;.该菌株产生的低温淀粉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0℃,最适pH为6.[结论]菌株A-2,A-3,A-4均属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4.
为了通过理论的方法准确预测液力透平的性能,该文分析了叶轮内部相对环流流动的特征,提出了3种计算离心泵反转作液力透平叶轮出口滑移系数的方法,得到了相应的叶轮出口滑移系数解析计算公式,然后采用10组离心泵反转作液力透平的试验数据对所提出的滑移系数计算公式进行验证,最后得出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的解析公式。结果表明:当假设叶片工作面上的相对涡诱导速度与叶轮出口边上的相对涡诱导速度的比值等于叶片和涡心所张曲边三角形的面积与叶轮出口边和涡心所张曲边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时,得到的液力透平叶轮出口滑移系数的计算公式最准确,可用于较准确地预测液力透平的性能。在计算液力透平叶轮内的滑移时只需计算叶轮出口的滑移。该研究结果为更加精确地通过理论方法预测液力透平的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以固定化改性酿酒废酵母作为吸附剂,研究了 Cu2+、Ni2+及 Cu2+和 Ni2+共存时对其吸附 Pb2+动力学以及等温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和 Ni2+的存在降低了固定化改性酿酒废酵母对 Pb2+的吸附量,与 Pb2+形成竞争吸附.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 Langmuir 方程对 Pb2+吸附过程进行了拟合,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 2为0.9901~0.9969)和 Langmuir 方程(R 2为0.9831~0.9869)对酿酒废酵母竞争吸附 Pb2+的动力学及吸附平衡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6.
液力透平作为一种液体余压能回收装置,在小水电建设和能量回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内部能量损失特性不清。以两级径流式液力透平为研究对象,基于熵产理论和Omega涡识别准则分析了各过流部件内能量耗散机理。结果表明:速度脉动和壁面效应是能量损失的主要来源,设计工况下二者总占比为98.03%。叶轮和导叶是透平内能量耗散的主要区域;小流量工况,叶轮损失占比较高;大流量工况下,导叶损失占比较高。叶轮内的能量损失源于叶片前缘分离涡、吸力面回流涡以及叶片尾缘涡等不稳定流动现象,而相对液流角与叶片进口安放角的不匹配是导致叶轮内产生不稳定流动的根本原因;在导叶和导叶Ⅱ-反导叶中,不同流量下导致其能量耗散的因素基本保持一致,叶片前缘失速涡和流动分离等劣态流动引起的动量交换是导致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环形吸水室内流动的非对称性导致导叶Ⅰ各流道内熵产率分布不均匀,而导叶Ⅱ-反导叶通过正导叶的整流减小了冲击效应,各流道内熵产率分布均匀且高熵区较小。  相似文献   
7.
双吸泵作液力透平时叶轮内部能量损失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轮是双吸泵作液力透平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决定着液力透平的能量回收能力。为研究液力透平叶轮内部能量损失机理,该研究基于熵产理论和数值模拟,采用剪切压力传输(Shear-Stress Transport,SST)湍流模型,分析了不同流量下液力透平各过流部件的能量损失规律。结果表明:叶轮流道内部不稳定流动造成的能量损失和近壁区的内摩擦效应引起的能量损失是整机水力损失产生的主要组成部分;叶轮内部的流动分离、漩涡、动静干涉、强曲率流动以及尾水室内部的死水区对叶轮内部流动状态的反作用等会对能量损失产生较大影响,且平均损失占比高达41%;叶轮近壁区的能量损失主要由叶片和前后盖板与流体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研究结果可为双吸液力透平的水力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