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直接提取胆红素的方法改进童应凯,梁海涛,苏庆旺,李伯辉,曹焕刚(天津农学院农学系生物室)(天津市宝坻县生物工程研究所)胆红素(bilirubin)是动物苦胆中提取的一种贵重药品,是配制人工牛黄的重要原料。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药业对胆红素需求量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籽粒植酸含量降低率作为磷高效大豆品种筛选指标的可行性,本试验以2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沙培盆栽法,测定正常磷和低磷水平下各品种产量、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植酸含量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根据产量损失率将26个品种聚类成A^G共7个类型,A类品种产量损失率均小于10%,G类品种产量损失率大于60%;B^F各类品种产量损失率介于A、G中间。产量、植酸含量与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地上及地下部含磷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茎粗和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在正常磷及低磷条件下,A^G各类型品种籽粒植酸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但A类大豆品种籽粒植酸含量降低率小于30%,G类则大于80%。田间种植试验进一步证实植酸含量降低率低于30%的品种耐低磷指数大于1.0,属于强磷高效类型;G类品种耐低磷指数小于0.6,属于弱磷高效类型;B^F各类品种介于A、G中间。综上所述,正常磷与低磷水平下大豆籽粒植酸含量降低率可以作为又一个关键指标,与产量及部分农艺性状协同筛选磷高效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8种壮秧剂+普通土制成的基质、草炭土、珍珠岩、砂子以及普通土共12种基质培育水稻秧苗,对秧苗的素质进行比较研究。实验表明:处理6的基质在改善秧苗综合素质方面表现突出,能够达到壮苗标准。  相似文献   
4.
5.
实验以水稻品种吉农大838为材料,以稻小孩壮秧剂混拌床土为对照,选择不同用量3种菌剂与壮秧剂组合共6个处理,测定水稻播种后25 d秧苗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喷施0.25 ml 360°菌剂处理秧苗与对照相比,根条数、茎基宽、秧苗干重均高于对照,株高略小于对照,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菌剂与壮秧剂适宜量组合施用有提高育壮秧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水稻品种吉农大858为材料,选择不同用量聚谷氨酸原粉与水稻壮秧剂配比组合共5个处理,测定水稻播种后25 d秧苗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底土2500 g与“稻小孩”壮秧剂12 g混合,秧苗根条数、根长均高于其他配比,株高小于其他配比,根系活力较其他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壮秧剂适量施用有利于培育壮秧,聚谷氨酸有促进秧苗徒长的作用,不宜加入育秧底土。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大学水稻育种团队与吉林大农种业有限公司以吉粳95为母本、松88-11为父本,经系谱选择育成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73。此品种在吉林省属晚熟品种,需有效活动积温2920℃,主要优点表现为:产量米质双优,抗倒伏性强,生育后期灌浆速度快,活秆成熟。2年区域试验及1年生产试验较秋光(CK)产量增加幅度分别达到4.9%、7.2%。2020年通过省审,适宜吉林省晚熟稻区种植。对其选育过程和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介绍,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播期与品种类型对生育期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水稻旱作条件下不同类型品种选择适宜播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早熟粳稻、中熟粳稻、晚熟粳稻3种类型的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播期(分别为4月25日、30日、5月5日、10日、15日),研究各品种类型水稻旱作产量、生育表现及农艺性状的特点。【结果】水稻产量表现为早熟粳稻>晚熟粳稻>中熟粳稻。早熟品种在播期Ⅴ下灌浆期、晚熟品种在播期Ⅱ下拔节期SPAD相较于其他播期处理有明显提高,且早熟品种晚播,晚熟品种适当早播有利于上三叶叶面积的增加。随着播期推迟,干物质积累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早熟品种的株高也同样表现出相同趋势。合理的播种期有利于籽粒增长,分期播种对水稻旱作千粒质量和结实率影响较小,但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较大,变异系数达到20.9%和23.7%。【结论】在吉林省中部地区水稻旱作栽培,早熟粳稻品种在5月10—15日播种,中熟及晚熟粳稻品种在4月30日—5月5日间播种,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直接播种雨养为主的旱作水稻的硅肥最佳施用量并揭示硅肥增加产量的机制。【方法】以绥粳18为材料进行两年大田试验,设计0、15、30、45、60和75 kg/hm 2的有效硅用量(用Si0、Si15、Si30、Si45、Si60和Si75表示),研究不同硅肥用量对旱作水稻生理指标、干物质转运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加硅肥显著增加了旱作水稻的产量,二次回归方程分析表明施用有效硅量47.68 kg/hm 2可获得最大理论产量,当有效硅用量为30~47.68 kg/hm 2时,硅肥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协调了茎叶干物质向穗部的转移,延缓了后期叶片的衰老,每穗粒数提高了23.62%~24.63%,千粒重提高了8.94%~10.08%,优化了穗粒结构进而增产38.42%~110.20%;有效硅施用量为47.68~75 kg/hm 2时,生育后期加快了茎叶干物质向穗部转移,加速了叶片衰老,不利于籽粒的持续性灌浆,影响了每平方米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而影响产量。【结论】对于绥粳18而言,适宜吉林省中部地区旱作水稻高产高效的最佳有效硅肥施用量为30~47.68 kg/hm 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