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研究不同胎次、犊牛性别和初生重以及产犊季节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奶牛的科学配种与产后护理提供参考,本研究测定了120头荷斯坦奶牛产后第一次发情、配种时间、胎衣排出时间、子宫粘液评分及直肠检查评分等繁殖性能指标,并与奶牛的胎次、犊牛性别和初生重以及产犊季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胎及以上奶牛的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比前3胎要迟10~18d,其产后子宫粘液评分低0.59~0.79分,直肠检查评分低0.53~0.85分(P0.05);产母犊的奶牛第一次发情时间比产公犊的早3.15d,当犊牛初生重大于45kg时奶牛胎衣排出时间最长(17h);冬季奶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比其它季节早10~12d(P0.05)。研究认为,不同胎次、犊牛性别和初生重以及产犊季节对奶牛产后的第一次发情时间、胎衣排出时间、子宫粘液和直肠检查评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施磷量对玉米产量及叶片部分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天津市主推玉米品种中单509,设5个施磷水平,测定不同生育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玉米产量。结果表明,随施磷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先升高后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施纯磷量在75 kg/hm~2时中单509产量达到最大。随施磷量的增加,叶片SOD、POD、CAT、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施纯磷量在105 kg/hm~2时,大喇叭口期叶片POD活性最高;施纯磷量在75 kg/hm~2时,抽雄期叶片SOD活性和CAT活性、拔节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不同施磷量处理对玉米叶片的酶活性及产量有一定影响,增施适量磷肥有利于玉米叶片的氮代谢和玉米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两种施锌水平下,对12个玉米杂交种的产量、生物量、累积吸锌量、锌利用效率和锌响应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之间、杂交种与锌肥处理互作之间的玉米产量、生物量和累积吸锌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天塔1号、天塔2号、天塔5号、天塔8号、天塔9号、天塔212和津甜1号对锌响应度为正值,其余为负值;在玉米累积吸锌量方面,除津甜1号、天塔8号、天塔7号和天塔212的低锌水平低于高锌水平外,其余均高于高锌水平;不同杂交种中,天塔8号、天塔5号、天塔2号、天塔1号和津甜1号低锌水平组的玉米产量低于高锌水平,其余高于高锌水平;天塔2号和天塔7号的锌利用效率属于双低效型,天塔5号、天塔8号、天塔212、津紫鲜糯均属于双高效型,津糯1号属于低锌高效型。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被吸收的程度,受其构成化合物的溶解度、浓度、离子状态及饲料中其他组分等因素影响。无机盐中的微量元素具有以下缺陷:①易同饲料中植酸根、草酸根等阴离子形成难溶化合物;②由于金属活性不同,金属离子间存在固有的竞争吸收次序;③肠壁负电荷与金属离子之间异性相吸阻碍金属离子的穿透;④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对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等。近一、二十年来,有机矿物质微量元素化合物的使用正在兴起。这类化合物利用短肽或氨基酸的吸收通路,减少了上述矿物元素吸收通路上的缺陷。因此,这些有机微量元素不仅利…  相似文献   
5.
施钾量对玉米产量及叶片部分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天津市主推玉米品种中单509,设置5个施钾水平,测定不同生育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玉米产量。结果表明,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先升高后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当施纯钾量在67.50 kg/hm2时,产量达到最大。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玉米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都是先升高后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SOD和POD活性以施纯钾量为67.50 kg/hm2时抽雄期为最高,CAT活性以施纯钾量为90.00 kg/hm2时抽雄期为最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以施纯钾量为67.50 kg/hm2时拔节期达最高。不同施钾量处理对玉米叶片的酶活性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施用适量的钾肥有利于玉米叶片的氮代谢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及叶片部分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酶活性在不同施氮水平的差异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阐述酶活性的变化特性,探讨玉米高产节肥的适宜施氮量。选用天津市主推玉米品种中单509,设置5个施氮水平,测定不同生育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玉米产量。2年试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先升高后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理论施氮量达到137.01 kg/h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玉米叶片中NR、SOD、POD和CAT活性也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施纯氮量为180.00 kg/hm~2时,玉米在拔节期叶片NR活性、开花期叶片SOD活性和CAT活性达到最大;纯氮施用量135.00kg/hm~2时,大喇叭口期叶片POD活性达到最大。不同施氮量处理对玉米叶片的酶活性及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增施适量的氮肥有利于玉米叶片的氮代谢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