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皖棉10号     
皖棉10号吴德祥路曦结张翼程福如何团结胡政文胡积送阚画春张兵安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庆246003皖棉10号是安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于1986年用泗棉2号为母本,PDsc-1为父本杂交,经连续两次单株选择选育而成。1993~1994年参加所品系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棉花品种产量与纤维品质发展趋势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82~1992年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年度平均皮棉产量及其组分和纤维品质指标为资料,建立GM(1.1)动态模型,对棉花新品种产量与纤维品质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呈上升趋势,到2000年可达1479.36kg/hm2,产量组分中单株铃数、衣分呈上升趋势,单铃重呈下降趋势,分别可达23.058个、42.051%和4.59g。在纤维品质指标中,主体长度和细度均呈上升趋势,单强、断裂长度和成熟系数呈下降趋势,到2000年分别可达32.282mm、5778m/g、3.539g、21.326km和1.47g。、-0.312和0.558。2.2纤维品质指标的发展趋势分析纤维品质指标主体长度、单强、细度、断裂长度以及成熟系数的GM(1.1)模型及精度(表4)。由表4所得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经检验,模型精度除断裂长度为三级外,其它均达一、二级标准,预测值可靠。利用表4模型预测1995、2000年纤维品质指标,并以1991年为基数计算到2000年安徽省棉花新品种纤维品质指标平均年递增、递减百分率(表5)。表5结果表明,90年代棉花新品种纤维品质指标的发展趋势是:主体长度和细度升高,预计到20  相似文献   
3.
<正> 我省棉田面积约500万亩,在全国居第六位,在南方八省市中占第三位,是主要产棉省之一.我省棉田按自然区划分为淮北平原棉区、江淮丘陵棉区和沿江棉区.这三大棉区的管理水平、耕作制度以及产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首先从产量来看,近十年(1970—1979年) 的皮棉平均单产,沿江棉区为81.27斤,比江淮丘陵棉区的41.41斤高近一倍,产量高低差距较大. 再从耕作制度来看,淮北与江淮丘陵棉区多是一年一熟制,不能充分发挥土地  相似文献   
4.
夏棉新品种——皖夏棉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夏棉1号(淮80—2—1),是淮北市农技站从聊夏棉1号系统选育而成,属金字棉系统。该品种早熟、高产、优质、适应性较广,是适于接大麦茬和油菜茬直播的夏棉新品种。1989年6月经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一、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15~120天。株高70厘米左右,高者可达1.2米。植株呈塔形,较紧凑,果枝上仰,较疏朗清秀。叶片大小适中,叶色深绿,缺刻较深。后期棉株落黄快,有自然落叶习性。单株结铃较多,成铃率高,铃卵圆形,铃壳簿,单铃重4.0~4.7克。现蕾、开花较集中,吐絮畅,开花期至吐絮期为50天左右,比其它早熟品种早4~5天。霜前花率85%以上,衣分40%,衣指6.2克左右,子指9.5克左右,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