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4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的含水量测定法未必普遍适用,应进行选择和比较。一、茶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取决于含量和状态。茶中水分按存在状态可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在实际工作中借助于芬的等温吸附曲线可分为四个部分如图1:Ⅰ区,水分主要与茶内含物中按基、氨基等离子基团牢固结合  相似文献   
2.
3.
肖纯  张凯农 《茶叶》1995,21(4):38-39
  相似文献   
4.
自1962年Rachel Carson发表《寂静的春天》以来,对环境安全杀虫剂的研究得到了重视。现经栋树提取物试验的昆虫种数已增加到300多种。在印度,人们根据栋树抽提物对110种昆虫、12种线虫;食用作物和具重要经济价值作物上9种细菌的作用来估计栋树的价植(Singh等1991)。 目前对茶园害虫防治,在市场上能买到很多棍成的栋树杀虫剂,这些产品,有些是初级产品,有些富含其它合成物,有些是和其它草本提取物的混合物,一些产品能促进光合作用,一些含养份,其中部分产品有CIB合格证,并标示有药品组成成分的详细情况。为使与本课题有关的科学家及其他人员获得有关的帮助,有必要制定关于栋树种植,种子收集,抽提和应有的实用标准。  相似文献   
5.
谭新东  肖纯 《西南园艺》2000,28(4):45-46
茶皂素 (TeaSaponin)广泛存在于山茶科植物中 ,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工业、医学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茶皂素属三萜皂甙类 ,对它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比色法、水解法、重量法、沉淀法等多种。经实验证明 ,比色法具有准确性好 ,精确度高的优点。用此方法对茶树不同部位的样品分别进行测定 ,再对不同部位茶皂素含量进行比较 ,可探索出茶皂素在茶树体内分布的一般规律 ,进而选择适合茶皂素工业生产的原料来源。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样品 采自西南农大茶园茶树 ,各部分分别剪下、烘干、粉碎、过筛 (2 8目 )而…  相似文献   
6.
Folin—Denis试剂测定茶叶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茶税在我国不是简单的国家财政收入问题,对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对茶业本身都有直接的影响。有必要对茶税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进行比较。一、税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把将实物无偿地交给奴隶主或帝王称作进贡,春季以前奴隶社会君主向臣届或藩属等取得的土特产贡纳叫上贡,把按田地面积等的摊派叫赋,土贡和赋合称贡赋,贡赋为税收的原始形式。春秋时,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各国向臣属征收的军役和军用品称赋,对臣后土地征收的财物称为税。无论贡、赋还是税都是国家收入来源,都有税的基本特征。二、我国古代茶税我国古代茶税起源于何时目前…  相似文献   
8.
方便沱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沱茶制造新工艺,并经对产品进行了感官审评和嗜好性分析。结果表明:按本方法生产的方便沱茶除品质独特外,还明显改进了沱茶的卫生 性和方便性。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揭示该产品要走向市场,尚有待改进。其主要问题是与传统制法相比较其生产效率低、成本略高于传统工艺。作者还对原料和产成品的有关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对其品质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茶树各部分茶皂素含量的测定和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测定茶树体内各部分茶皂素含量的新方法 ,并对茶树不同部分茶皂素含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同时就茶皂素工业生产的原料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Folin试剂测定茶中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Folin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茶中酚类化合物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Folin试剂分光光度法是测定茶中酚类化合物的高灵敏度方法,能同时测定茶中简单和复杂的酚类化合物,比色液酚类化合物浓度在0~10μg·mL-1时遵从朗伯比耳定律,呈色物稳定性高,最大吸收在620±10nm之间,平均回收率因酚类物质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在94.7%~104.2%之间,相对误差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