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滴灌是大豆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之一。必须掌握大豆的需水规律,根据大豆的长相,降雨情况,土壤水分状况,适时滴灌。大豆耗水量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土壤、气侯条件以及耕作栽培措施、产量水平等等。不同的大豆品种由于生育期长短、种植密度、植株繁茂程度和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其需水量也是不同的。为此,1976—1980年我们进行滴灌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大豆需水量和需水规律,以及适时滴灌的各项指标,为合理滴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药用植物剩余物及药用植物纤维与淀粉的结合特性的基础上,介绍利用热压和烘培工艺,制备发泡缓冲包装材料的工艺过程。分析药用植物剩余物进行预处理、淀粉含量以及糊化程度、含水率、胶粘剂种类及施胶量和热压工艺参数等对药用植物纤维发泡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制作发泡包装材料符合现在资源持续发展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中部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大豆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974年—1979年,我们进行了大豆喷灌试验,以探讨大豆高产稳产的喷灌技术。试验地平坦肥沃,为淋溶黑钙土,0~50厘米层的农业水文常数是:全持水量为41%,田间持水量为26.8%,凋萎湿度为11.1%,容重为1.27,比重为2.65,孔隙度  相似文献   
4.
输卵管紊乱     
输卵管功能紊乱的"紊乱"是从卵巢到泄殖腔发生的一种极端混乱无序状态,许多因素促成了生殖道形态的改变,从而使其合成形成正常蛋所需各种成分的能力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占粮豆面积的40~50%。它的产量对我省粮食产量影响很大。玉米是喜水喜肥的作物,生产实践与科学试验表明,灌水是玉米增产的有效措施.喷灌是灌水的新技术,几年来(1974年~1980年),在研究玉米喷灌效果基础上,我们着重研究了喷灌条件下玉米需水规律和丰产规律,提出玉米高产的长相指标和适宜土壤水分指标,以及喷灌灌溉制度,玉米产量达1200~1300斤/亩。为玉米高产提供了喷灌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喷灌中实现灌水管理指标化,我们根据1974~1978年的田间试验成果,分析研究了喷灌对小麦长相与产量的影响,并在此础础上,提出了小麦适时喷灌的几项灌水指标。一、喷灌对小麦长相与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RT—PCR方法扩增了新城疫病毒(NDV)的完整HN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带有EcoR Ⅰ限制位点的引物,用PCR扩增出了HN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至pSOC质粒SOC基因3’端,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SOC—HN。用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终浓度1mmol/mL的IPTG诱导表达。在SDS-PAGE凝胶上可检测到分子质量约67ku的特异条带,蛋白质印迹法证实,表达产物与NDV抗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植物纤维制作缓冲包装材料,原料来源广,成本低,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通过对目前主要缓冲包装材料的优缺点对比分析,指出该材料在环保、性能和成本方面的优势,阐述利用植物纤维制作缓冲包装材料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并对该材料的性能及不同制备工艺进行概述。发泡型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在喷灌条件下玉米高产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喜水喜肥的作物,生产实践与科学试验表明,灌溉是玉米增产的有效措施。1974—1979年,我们着重研究了在喷灌条件下玉米需水规律及某些丰产性状,提出玉米高产(1,200—1,300斤/亩)的长相指标和适宜的土壤水分指标,为玉米高产栽培与喷灌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发泡型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是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新型材料。不仅原料来源广、成本低,而且缓冲性能好,可自然降解,对环境无污染。该材料是目前替代EPS泡沫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提高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对该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专利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