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农学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酵母的性质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红酵母是酵母菌的一个属,腐生,分布广泛,在医学、食品、化工和农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但目前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综述了红酵母的种属特性、理化特性、培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均匀设计法优选杉树皮常压快速液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均匀设计法,通过DPS统计软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液比对杉树皮常压快速液化反应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液化工艺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120 min,催化剂4 g,液比8.5。液化产物的羟基值表明产物可替代聚乙二醇与异氰酸酯合成聚氨酯。  相似文献   
3.
KOH微波活化法处理竹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自制的快速裂解产物竹炭为原料,采用KOH-微波辐射活化法制备竹质活性炭.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竹质活性炭性质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KOH质量分数 25 %,浸渍时间 24 h,微波功率 800 W,活化时间 7 min,所制备的活性炭产品的碘吸附值为 1 239.0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 274.95 mg/g,比表面积为 1 394.16 m2/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国家一级品标准(GB/T 13803.2-1999)的2.04倍,同时测定了活化前后竹炭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活化后竹炭表面结构有了较大的修饰,增加了较多的表面化学官能团,从而提高了竹炭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组分与食用菌生长发育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生产是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力度提升,生物质原料的生物转化效率问题以及食用菌产品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浮出水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质组分与食用菌生长发育之问关系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食用菌栽培料供应的标准化是进一步提高生物质利用的生物学效率和降低食用菌产品食品安全风险的正确方向,其中还有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亟须开展。  相似文献   
5.
耐水性大豆基木材胶粘剂两步法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开发无甲醛木材胶粘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际上,利用低温大豆粕制备生物质基木材胶粘剂具有相当长的历史.但是在传统豆胶制备方法中,碱等变性剂用量高达豆粕干重的6%~7%或更高,外加4%左右的石灰乳.豆胶中残碱对大豆蛋白的水解破坏难以得到控制,因此传统豆胶都不属于耐水胶粘剂.在本研究中,采用低碱量低液比高强度变性和均质处理分两段进行的工艺技术解决了这一矛盾.得到了制备符合国标Ⅱ类(耐热水)的大豆基木材胶粘剂的主要工艺参数并通过验证试验加以确定.最后把新法豆胶优化工艺与两个典型的传统豆胶制作配方做了比较.这种豆胶制备新工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木质纤维素及其组分转化木材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素是造纸工业废液中的主要成分。其具有和酚醛树脂相似的结构, 因此可以部分替代苯酚用于酚醛树脂的生产。但是由于木质素化学结构复杂, 具有化学反应活性的位点少、反应官能团所收到的空间位阻大, 一般添加量不超过10%~20%。有机溶剂法制浆分离的木质素分子量大, 纯度高, 酚醛树脂允许的添加量可达20%~30%, 但是要求提高固化温度、延长固化时间来克服木质素反应活性低的限制。对木质素进行化学改性如羟甲基化、酚解、醇解、还原等, 可以降低分子量, 增加活性基团如酚羟基的含量、并使苯环上更多的活性位点暴露出来, 从而提高木质素的化学反应活性。酚醛树脂经过改性木质素的允许的添加量可达30%~40%。部分木质素含量高的木质纤维素类原料如核桃壳粉等, 经过研磨和化学活化处理后可以直接添加到酚醛树脂中, 部分替代苯酚而不对胶接性能产生影响。环碳酸酯类和多元醇混合物被用来作为全新的液化剂来把木质纤维素快速液化为有用的化学原料。所得到的液化产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是今后利用木质纤维素开发绿色木材胶粘剂的一条可资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豆基木材胶粘剂耐水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回顾了大豆基木材胶粘剂的发展状况,指出耐水性差和抗生物降解能力弱是限制豆胶继续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探索大豆基木材胶粘剂耐水性的形成机理,详细介绍了强化耐水性的几种可能方法。提出在不使蛋白过度水解的条件下,将大豆球蛋白中具有化学反应活性的官能团最充分地暴露出来,仿效大自然中耐水性蛋白结构形成的化学机理,提出了仿生强化改性法,为提高大豆胶耐水性和胶合强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催化剂对竹废料微波裂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竹材废料为原料,研究了微波裂解制备生物油及竹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在微波功率700 W,裂解温度550℃,裂解时间20 min的工艺条件下,焦炭、磷酸、KOH、NaOH和氯化锌等催化剂对裂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KOH和磷酸是有效的催化剂,均能有效提高裂解液、固体产物得率,使竹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显著增加。KOH催化后竹炭的吸附指标已达到了国家二级品标准(GB/T 13803.2-1999),而磷酸催化后竹炭的碘及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是国家一级品标准(GB/T13803.2-1999)的1.04倍和1.56倍,不过所得生物油为强酸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9.
作为生物质资源中,数量最为丰富的木质纤维素,气化后的"生物合成气"可以被进一步用于合成二甲醚。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利用生物质气化制备二甲醚的研究状况,对木质纤维素的定向气化、微波裂解气化及气体的重整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比较了木质纤维素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2类典型方法的优劣;最后提出微波裂解气化木质纤维素技术与二甲醚浆态床一步法合成技术相结合制备二甲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竹屑及其主要组分低温热解和酸水解蒸馏产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醇制浆法对毛竹屑的3种主要组分--木聚糖、木质素以及纤维素进行分离,比较竹屑低温热解、竹屑及其三大组成成分酸水解蒸馏产物主要化学成分的异同.结果表明:收集竹屑在120~140℃酸水解的馏分,其甲醇含量低,醋酸和糠醛含量较高;蒸馏产物中醋酸、糠醛主要来源于木聚糖的降解,甲醇则主要来源于木质素的降解,而纤维素酸水解蒸馏产物中只检测出极少量的醋酸和糠醛;竹屑酸水解产生的甲醇、醋酸及糠醛质量都大大高于等质量竹屑中三大组分木聚糖、木质素和纤维素分别进行酸水解产生的相应产物的总和;对分离得到的木聚糖进行酸水解蒸馏可以获得醋酸、糠醛和乙醇含量丰富而甲醇含量很少的优质竹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