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石玉萍 《种子世界》2005,(12):25-28
本试验对有机无土栽培彩色甜椒的生长发育特点、动态和坐果水平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是造成结果初期畸形果多的主要原因;株高、株幅、分枝级数、茎粗、果长和果肩宽度在不同生育期增长速度不同,但总体上符合“慢-快-慢”的增长曲线,但如果管理不当,株高在结果末期会出现“负增长”的现象,并就不同的增长速度做了研究:对在开花坐果期植株进行的3种不同处理表明:有机无土栽培不蹲苗或轻蹲苗,能增加单株坐果数。  相似文献   
2.
详细论述了大坝发电厂厂区淡灰钙土和沙质土条件下冷季型草坪建植养护管理中的草坪草种选择、配比、播种时间和技术,以及成坪后养护管理的浇水、施肥、修剪、防止杂草、病虫害防治和更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农用车在低温、寒冷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方便快捷地启动车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进入冬季的农用车应选用适宜的防冻液。 防冻液又称不冻液,目前适用于农用车的防冻液有许多品牌,其中永久型防冻液(简称PT)应用最广。该类型防冻液由乙二醇为基本材料(含量90%~95%),加入3%~10%的防腐剂及5%以下的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济南市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全市按照产业化组织农业生产的格局基本形成,并开始由起步阶段向成长阶段过渡。 (一)区域生产初具规模。南部山区的林果、中部地区的设施果菜、畜牧养殖和优质专 用作物生产、北部地区的瓜菜生产都具备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特征,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2001年底,全市形成各类规模种植基地78个,覆盖耕地面积25.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6%;形成各类规模畜牧生产基地45个,畜牧饲养小区420个,畜禽总量达到3326万头(只),占全市总饲养量的71%。蔬菜、水果、食用菌、奶牛等商品基地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确认耕地利用价值,补偿耕地损失。耕地的利用价值不只在于种植某种作物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更隐含着耕作者无法直接获取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新评估耕地的利用价值,把耕地的环境、社会、生态和对后代的价值全部计入农业效益中,使破坏、占用耕地者必须偿付足够的代价来补偿耕地质量和数量的损失。 ——强化对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和结构调整。一是加强对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的依法管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环境保护必须依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内蒙古4种主要农作物:小麦、马铃薯、甜菜、胡麻共8个品种花粉粒的形态、表面纹饰及萌发孔类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的花粉粒在形态、纹饰和萌发孔数量等性状上各不相同;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之间,花粉粒在主要性状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在细微结构等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性状可为作物遗传育种、植物分类等项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新军  郭光明  阎坤  石玉萍 《玉米科学》2004,12(Z1):064-065
应用地膜加小拱棚技术栽培玉米,具有增温防寒作用,在早春(3月中上旬)播种,可有效防止早春低温冷害,实现在当地条件下一年二代生产玉米.地膜加小拱棚玉米可比单纯地膜覆盖玉米生育期提前5~7 d,并且在株高、穗位高、棒三叶面积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应用此技术繁殖玉米亲本比海南加代繁殖玉米亲本可降低三分之一成本,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