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今天召开兵团科技系统局(处)长工作会议,主要是通报2007年半年多来兵团科技工作有关情况,提出今后几个月的工作要点,并就有关科技管理的思考与大家交流。1科技工作总体进展情况今年是"十一五"开局的第2年,也是实现兵团"十一五"确定的科技发展目标任务非常关键的1  相似文献   
4.
1 2008年科技工作回顾 2008年,兵团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兵团党委六届一次、二次全委(扩大)会议部署的中心工作,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组织实施以支撑农业“三大基地”和工业“六大支柱产业”为重点的科技攻关,不断探索科技管理和服务的新机制。在兵团党委的关心支持下,经全系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科技工作再创佳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桑伟  韩新年  田笑明  刘炜 《种子》2005,24(5):50-54
小麦的杂种优势现象是普遍的、明显的和有利用价值的.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包括:三系法、两系法、核系统、化学杀雄法、化杀辅助两系法等.本文对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对20个冬麦杂种组合F_2—F_5世代10个性状相关及各世代亲子性状相关的研究表明,产量育种应选择克草粒数和单株穗数优良的亲本配制组合。杂种世代间源库性状的相关性高于产量性状,决选单株应以源库性状为主要指标,结合考虑产量性状。研完还表明,亲本性状表现与其一般配合力存在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杂种一代优势及亲本选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9个冬小麦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0个组合进行研究表明,杂种一代的千粒重、单株籽粒重和单株穗数有较高的超标优势,单株粒重优势是产量三因素优势互相补充、累积的结果;亲子间性状遗传相关程度与中亲值和双亲一般配合力效应间相关高低趋势基本一致,选择单株粒重、生物学产量、千粒重性状值高及配合力高的亲本杂交,可获较强的杂种优势;强优势组合各种遗传效应的相对贡献差异较大,不能忽视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中包含的品种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8.
9.
培育丰产而又早熟的品种对于减少因病害造成的损失和对小麦、大豆两熟地区是有重要意义的.有人发现,是单基因控制小麦成熟的,它对早熟性是显性或部分显性;另一些人则认为,更有可能是两个基因控制熟性,并证明它  相似文献   
10.
利用显性遗传雄性不育进行混和半姊妹家系轮回选择的方案已经有人作过报道。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显性遗传雄性不育的S_1家系轮回选择方案及其期望选择效应。在显性雄性不育方案中,由于S_1家系完全可育,若不人工去雄和授粉,入选的S_1家系间就不可能杂交。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了多种S_1家系轮回选择方案,即以入选的S_1家系与一个雄性不育等位基因源(仅作为一种杂交工具)进行杂交。这些方策包括利用基础群体作为雄性不育等位基因源的S_1家系轮回选择,以及分别利用半姊妹宋系或全姊妹家系作为雄性不育等位基因源,进行S_1家系与半姊妹家系或S_1家系与全姊妹家系相结合的轮回选择。显性遗传难性不育轮回选择方案中S_1家系选择强度及每年的选择效应一般都比混合轮回选择或半姊妹家系轮回选择的要大。由于S_1家系完全可育,排除了雄性不育表现型多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