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明白僵菌是否能在自然环境对玉米螟有持续的防治效果,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对施用白僵菌封垛地区和未施用白僵菌封垛地区玉米螟死亡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因感染白僵菌致死的玉米螟在玉米螟死亡总数中占主导地位,且因白僵菌致死所产生的玉米螟僵虫数及僵虫率逐年上升,玉米螟天敌数量也逐年增加。调查结果表明:白僵菌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对玉米螟有持续的防治效果,且施用白僵菌封垛地区的防治效果高于未施用地区,防治效果提升4.2倍。  相似文献   
2.
超甜玉米美甜9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超甜玉米美甜9号综合农艺性状介绍及相应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总结,为甜玉米栽培者提供了一条科学合理的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3.
球孢白僵菌对昆虫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白僵菌的侵染途径、侵染过程及侵染过程中昆虫的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对白僵菌的致病机理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蕨菜叶绿素含量及呼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对蕨菜(孢子体)不同生育阶段的地上部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呼吸酶活性及地上部生长量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1)不同生育阶段的叶绿素α、叶绿素b存在明显的差异;(2)不同生育阶段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下降的趋势。(3)不同生育阶段的地上部鲜重、干重、干重/鲜重呈增长趋势,含水量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春旱条件下一播全苗成为广大农民关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生产经验 ,阐述了在春旱情况下一播全苗的基本方法 ,既能减少投入 ,又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防治吉林省水稻主要害虫即水稻二化螟和稻水象甲的高毒力广谱性白僵菌菌株,通过生物测定进行初筛,分别获得靶标害虫(水稻二化螟、稻水象甲)专化性高毒力白僵菌菌株各4株,然后对该8株菌株的产孢量、孢子萌发速率、菌落生长速率3项生物学指标进行测定,并交叉应用靶标害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XJ8各项生物学指标均较好,对水稻二化螟及稻水象甲的LT50值分别为4.94和6.51 d,均高于CK菌株。菌株XJ8为吉林省水稻主要害虫(水稻二化螟、稻水象甲)高毒力广谱性白僵菌菌株。  相似文献   
7.
常用化学杀虫剂对白僵菌孢子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常用6种化学杀虫剂对2种白僵菌孢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化学杀虫剂对2种白僵菌孢子活力抑制率不同,杀虫剂不同浓度对白僵菌孢子活力的抑制率差异显著。在高致死浓度和致死浓度下,对卵孢白僵菌孢子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球孢白僵菌。在亚致死浓度下,多数化学杀虫剂对白僵菌孢子活力无抑制。  相似文献   
8.
对自然选育、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白僵菌BC6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获得产孢量高于亲本菌株的突变菌株4株(Z01、Z09、Z18、Z19)。突变菌株经继代培养,产孢量及产孢特性表现稳定,每代突变体菌株的产孢量均显著高于对应代数的对照亲本菌株,诱变菌株没有回复亲本菌株的表现。经生物测定,菌株Z19和Z09致病力高于对照。Z19菌株校正死亡率高于对照10个百分点以上,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利用专一性短肽底物Suc-Ala-Ala-Pro-Phe-pNA对不同突变体菌株进行Pr1蛋白酶活性测定,同时应用玉米螟3龄幼虫对不同突变体菌株进行毒力测定,求算LT50值。以不同突变体菌株的Pr1蛋白酶比酶活为自变量,菌株毒力LT50值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突变体菌株的Pr1蛋白酶比酶活与毒力LT50值的线性回归方程:y=-2.411 6x+31.405,r2=0.521 6。由线性回归方程可以得出:不同突变体菌株的Pr1蛋白酶比酶活与菌株毒力LT50值呈负相关趋势,说明菌株的Pr1蛋白酶活性越高,菌株的LT50值就越低,菌株的毒力也就越大。两者相关系数r=-0.722 2,在0.05水平上相关显著,因此建议将Pr1蛋白酶的酶活性作为菌株初筛时的一个补充指标,但由于Pr1蛋白酶比酶活与菌株毒力LT50值相关性未达极显著水平,所以不建议将Pr1蛋白酶的酶活性作为菌株初筛时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湿度和光照对白僵菌孢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不同温、湿度用载片悬滴法培养白僵菌24h结果表明,温度25~30℃、RH95%~100%孢子萌发率高速度快,是白僵菌孢子萌发率最佳温、湿度。在自然直射光照时间(6h)以内对白僵菌孢子萌发无影响,而在直射光时间10h后白僵菌孢子萌发率逐渐下降,但白僵菌孢子落入玉米喇叭口内有叶片遮挡,对孢子萌发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