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洛氏蝴蝶兰(Phalaenopsis lobbii)野生资源珍贵,种群数量十分稀少,被列入我国优先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本研究对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洛氏蝴蝶兰所在的群落1及广西大新县宝圩乡的海南风吹楠-凹脉金花茶的保护小区内所在的群落2进行了生境调查与样地调查,分析生境特征、物种组成、群落区系特点及群落结构。结果显示,调查群落1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32科45属50种,群落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百合科为该群落的优势科;群落2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6科35属38种,无优势科现象;所在群落属的地理成分中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占绝对优势,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群落中均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又以藤本植物的比例最大,林下郁闭度增大,表明洛氏蝴蝶兰对环境湿度和光照有一定的要求;洛氏蝴蝶兰在群落1、2草本层中重要值较低,仅作为伴生种,与常绿阔叶林群落植物共生。目前蝴蝶兰属野生植物资源的群落结构的野外调查与保育研究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建议加强就地保护,结合迁地保护,研究濒危机理,通过人工栽培繁殖再进行引种回归野外,缓解洛氏蝴蝶兰野外濒危现状,并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