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农作物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贵州省小麦稀特名优种质的选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贵州农科院在小麦特早熟,特大粒,特大穗,穗分枝,矮秆,抗土产然特资源的创新及选育方面的主要进展,分析了稀特种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克服的方法,介绍了矮败小麦纯系转育的概况。  相似文献   
2.
对小麦稀特名优种质资源的定义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初步提出了确定小麦稀特性状的依据,列举了特早熟,特大穗,特大粒的划分实例,分析了特早熟,特大粒特大穗育种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对小麦稀特名优种质资源的含义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初步提出了确定小麦稀特性状的依据,列举了特早熟、特大穗、特大粒的划分实例,分析了特早熟、特大粒、特大穗育种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孙智开  王石惠 《种子》1994,(1):10-13
本试验中,穗分校在F1呈隐性遗传,F2表型分析受3对核基因控制,多呈三隐性遗传形式,或至少有2对为隐性。同时表现有明显基因果加效应,如F2、F3分离,除有分技与不分枝个体外,还出现具创生小穗而小穗轴不伸长的拟分枝穗,按个体分枝穗和拟分校小穗多少分,又有各种中间类型,这一遗传表现仍需深入研究。本文还讨论了分枝穗育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智开  王石惠 《种子》1992,(1):19-23
研究10个组合,5个F_1代进行隐性亲本回交测验。结果表明,同一组合在不同年份,F_1代抗性的程度不同,反应了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差异;同一抗亲与不同感亲杂交,F_1代的显隐性不同,表明了遗传背景不同,基因互作的表型亦不完全相同。10个组合中,根据亲本、F_1、F_2的表型分析及回交测验结果,经卡方测定,属单基因支配的一个组合,2基因互作做6个组合,3基因互作的一个组合。另外两个组合,既符合2基因也符合3基因互作,但更符合3对基因的作用。贵麦2号从4个组合分析,至少有2对显抗基因。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来小麦早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的早熟品种中,存在着不同的发育类型,不同发育类型的早熟品种,早熟性的主要生育阶段不同。早熟性是个复杂的遗传特性,除受控制春化与光照阶段发育快慢、时间长短的基因制约外,还受拔节到抽穗开花、抽穗开花到成熟这两大生育阶段的早熟基因的控制。早熟性不一定是春性,春性不一定都早熟,拔节早抽穗开花不一定早,抽穗开花早成熟不一定早。早熟性状的表现,是遗传型与环境互作的结果,不同环境中早熟不一定一致。半冬性早熟模式,是克服贵州小麦早熟不高产的最有效模式。探明了当前实现这一模式的最佳组合类型,育成了这一模式的新品种(系)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7.
8.
孙智开  王石惠 《种子》1998,(4):44-46,80
回顾冬小麦早熟性发育及其遗传与育种研究主要进展,其中包括早熟品种的发育类型,早熟性状的表现,熟性遗传,叶穗花的发育生物学,贵州生态区早熟高产育种理论及其模式途径等。  相似文献   
9.
对普通小麦4个组合7个籽粒产量性状进行研究表明:小麦的籽粒产量性状都属数量性状,F_2代分离表现为连续变异,除穗粒重和株穗数外,凡双亲差异大的,F_2代一般都是中间类型的植株数占多数,反之则少,而超大、小亲个体百分比高.在本年试验条件下,一般广义遗传力都较低,其大小依次为粒重、株高、穗粒数、穗长、穗粒重、小穗数、株穗数。粒重、穗粒重、穗粒数遗传变异系数高,与产量有选择潜力,其它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小,选择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贵州生态条件对小麦特早熟与高产的需要,在遗传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育成了一些在贵阳为特早熟、特大粒、特大穗的小麦新种质,并育成几个有希望为生产直接利用的特早熟、特大粒丰产新品种。特早熟新种质比早熟对照种早15~20天,特大粒新种千粒重64克,特大穗新种质每穗有29~32个小穗。实践证明,为稀特种质选育提供理论指导的遗传研究,应特别重视对超亲极端型个体的研究分析。特早熟育种的亲本选配,要重视个体生育阶段的互辅性。选育半冬性特早熟,是解决高产与早熟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