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玉米开苞导入技术通过花粉管通道将野生资源摩擦禾的总DNA导入玉米自交系8089-2中。通过对转基因D1代和D2代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发现生育期、株高、穗长、角质率等性状都发生了变异,变异率较大,并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了验证。讨论了后代性状变异。  相似文献   
2.
利用开苞导入法把玉米异缘种质DNA直接导入玉米中,改变原玉米品系的茎叶夹角,获得了适于密植的理想株型的后代自交系。对4株后代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初步验证外源DNA片断已整合到受体核DNA中。  相似文献   
3.
玉米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王金艳  李壮  汪由  夏永胜 《杂粮作物》2005,25(5):316-318
对6个玉米品种在生物产量差异、不同土壤水分处理间差异、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做了比较.以产量为目标,在选用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玉米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技术在我国主要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艳  李刚  汪由 《杂粮作物》2005,25(6):367-369
综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转基因技术在我国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向日葵、油菜)育种上的应用和已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外源DNA导入新技术选育玉米新品系及杂交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独创的玉米开苞导入法将含有矮秆、高角质、抗病、抗倒伏等性状的玉米、摩擦禾和大刍草总DNA导入玉米自交系,筛选出具有目的性状,且产量配合力高的新品系25114,并以其为母本组配出优良杂交种.  相似文献   
6.
五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由  吴禹  王岩  李兆波  王光霞 《杂粮作物》2010,30(3):186-189
从原理、基本步骤和优缺点等几个方面对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超声波介导法、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5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SSR分子标记及其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的发现过程、结构特征、原理和方法、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此技术在遗传多样性、DNA指纹库、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研究上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SSR技术在农作物育种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SNP标记技术及其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指DNA序列上的单个碱基变异,它具有分布广、多态信息量大和易于检测等优点,被称为继RFLP和微卫星标记后的第三代基因遗传标记。本文就SNP标记方法的结构特征、特点、识别与检测技术和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对高粱食用杂交种辽杂13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三个不同种植密度下,对不同生育时期的高粱辽杂13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产量等指标数据进行田间测定。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9.750万株/hm2时,辽杂13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都比较适宜,籽粒产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作物现代生物技术主要育种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特点和不足进行了评价。同时根据作物现代生物技术主要育种方法创建了全新的育种程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