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5年8月29日召开第37次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油菜、小麦、玉米等3种农作物新品种14个。  相似文献   
2.
我国棉花抗虫育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使用抗虫棉品种不仅可以减少农药投入,降低植棉成本,而且可有效地保护天敌,减少环境污染,确保棉花优质高产。我国棉花抗虫育种起始于40年代,其后长期停滞,70年代末针对黄河流域和长江  相似文献   
3.
棉花川98系抗棉叶螨的遗传效应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
表皮毛性状是描述或识别棉属种、亚种或品种的显著特征之一。在长期的植物进化过程中,棉属植物的表皮毛分化形成为各种各样的类型。栽培棉或野生棉的表皮毛都是抗逆性的重要性状。4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性状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作了较为翔实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的系列品种获得突出成就 :中棉所 1 2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中棉所 1 6、中棉所 1 9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棉所 1 7、中棉所 2 0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0年代以来 ,以中棉所 1 2、1 6、1 9为主的中棉系列品种的推广面积每年约 30 0万公顷 ,占全国棉花面积的近 50 % ,年创社会经济效益 1 2亿元。中棉系列棉花品种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效 ,主要在于全所上下能够认真贯彻执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6.
1992年我国北方棉区的严重自然灾害使棉花生产遭受严重损失,同样对育种工作也带来不利。由全国抗虫棉联合试验1991年  相似文献   
7.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在棉田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在棉田应用示范的效果表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降解效果明显,裸露部分降解率达57.57%;与普通地膜覆盖相比,覆盖该地膜能使棉株生长更加稳健,增加单株结铃及铃重,提高棉花产量,增产籽棉8.26%。  相似文献   
8.
陆地棉茸毛与抗棉蚜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伽师县、巴楚县3个对口科技帮扶县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了各县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科技扶贫工作重点,为充分发挥棉花科技在主产区科技扶贫中的积极作用、助力对口帮扶县早日脱贫摘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 中99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汪若海研究员主持育成的一个具有多种抗性的棉花种质系,对棉蚜和棉红铃虫有较好的复合抗性,对棉枯萎病和黄萎病有较强的兼抗性,且具有优良的综合农艺性状。其主要特点是:一.将抗虫性与抗病性结合起来,是棉花多抗育种可利用的有效抗源和种质材料。据“七五”期间国家攻关课题抗虫棉花新品系选育协作组及抗虫资源鉴定协作组,1985—1987年三年网室及田间鉴定试验,中99伏蚜蚜害指数为0.37,低于对照品种非洲E40及中棉12,抗蚜性居16个品系之首。三年多点试验表明,中99抗蚜性强而稳定,评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