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0篇
  39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2001年我国水果年产量达6336万t(吨),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13.5%,居世界首位。但存在的问题是果品商品化程度低,出口量少,距世界水果强国差距较大。其原因主要是忽视果品生产质量,不注重果品的采后增值,采后处理严重不足,贮藏保鲜能力差、技术水平低及产销脱节等。研究与开发新型果品贮藏保鲜技术成为当前实现果品产业化的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2.
随着奶牛场规模化的发展,犊牛小群饲养模式被广泛应用,为了探索犊牛小群自动化饲喂站的使用方法及应用效果,试验通过引进荷兰犊牛饲喂站,选择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母犊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试验组哺乳期(4~70日龄)饲喂553 L液体代乳粉,对照组饲喂471 L液体代乳粉,定期监测犊牛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在30,45,60,75,90日龄的体重和不同阶段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利用犊牛饲喂站同时增加代乳粉的饲喂量对犊牛的生长指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多,绿色环保这个主题受到了高度重视。微生态制剂作为畜牧业生产中新兴的饲料添加剂,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是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低碳生活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现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也开始遵循低碳理念。基于此,就对园林设计的低碳理念进行分析,探讨低碳理念如何应用到园林设计中,为低碳园林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制品的品质和口感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无公害或绿色肉制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要达到无公害养殖标准,就要遵循一下几方面的技术要求。1舍外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7.
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最近研究数据显示,2006年亚太地区重新成为世界天然橡胶产业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8.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患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及冻死。所以,仔猪初生7d内应以保温、防压为主。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Medicago saciva L.)是一种适应性广泛、产量高、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经济安全和方便环保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栽培面积广泛,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是优质的奶牛粗饲料。本文对紫花苜蓿各类产品的营养特性及其在奶牛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以提高侵蚀退化林地的土壤质量。为了探究典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的影响,在南方红壤区马尾松林下建立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小区,设置3种不同处理,分别为挖设鱼鳞坑加种植草本,挖设鱼鳞坑加种植草本与灌木,以及对坡面土壤不设置任何措施的对照。利用16S rRNA和18S rRNA基因 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3种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基于随机矩阵的方法构建微生物网络。结果表明,措施实施后,绿弯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变形菌门与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 < 0.05)。2种措施处理下微生物网络总节点数、总连接数、平均连通度以及模块性均较高,微生物网络的规模增大,微生物间互相作用更复杂。3个微生物网络均以负互相作用(60.59%~67.49%)为主,措施实施后物种间竞争作用进一步加强。绿弯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中的部分菌群在本研究区的微生物网络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此外,3个微生物网络的部分关键节点所属的菌群相对丰度较低(< 1%),对于构建微生物网络也具有关键作用。2种措施处理下微生物网络平均路径距离较长,微生物作用的响应速度慢,群落结构稳定性提高,其中挖设鱼鳞坑并种植草本与灌木的措施较挖设鱼鳞坑并只种植草本的措施效果更优。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容重(R2 = 0.465,P < 0.05)、pH(R2 = 0.377,P < 0.05)、有机质(R2 = 0.383,P < 0.05)、全氮(R2 = 0.545,P < 0.01)、对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R2 = 0.485,P < 0.05)对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实施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网络规模增大、物种间互作强度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