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5篇
  2013年   10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定莉 《西南园艺》2013,(Z1):109-111
晚疫病是制约西南山区马铃薯产量的关键因素。试验研究了"富民1号+富民2号"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应用富民1号防治4次与甲霜灵锰锌防治4次效果相当,平均防效为22.9%、22.7%,667m2产量为604.2kg、508.9kg,分别比清水对照增产75.7%、47.9%。大区示范应用表明,富民1号防治4次和"代森锰锌+克露+甲霜灵锰锌+克露"或"代森锰锌+克露+银法利"组合效果相当,可以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定莉 《西南园艺》2013,(Z1):103-106
试验研究了代森锰锌、破菌、克露、瑞凡、银法利等药剂交替使用2~3次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效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以3次用药效果好,平均防效最好可达37%,产量结果以"代森锰锌+克露+银法利"、"代森锰锌+克露+破菌"、"代森锰锌+瑞凡+银法利"、"代森锰锌+瑞凡+破菌"、"代森锰锌+破菌+银法利"、"代森锰锌+2次银法利"较高。以代森锰锌、破菌、克露、瑞凡、银法利等药剂交替使用3次(银法利后期施用)是防治晚疫病的首选组合,2次用药及常规用药有一定效果,比不施药增产18%~90%。  相似文献   
3.
李定莉 《南方农业》2013,(Z1):103-106
试验研究了代森锰锌、破菌、克露、瑞凡、银法利等药剂交替使用2~3次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效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以3次用药效果好,平均防效最好可达37%,产量结果以"代森锰锌+克露+银法利"、"代森锰锌+克露+破菌"、"代森锰锌+瑞凡+银法利"、"代森锰锌+瑞凡+破菌"、"代森锰锌+破菌+银法利"、"代森锰锌+2次银法利"较高。以代森锰锌、破菌、克露、瑞凡、银法利等药剂交替使用3次(银法利后期施用)是防治晚疫病的首选组合,2次用药及常规用药有一定效果,比不施药增产18%~90%。  相似文献   
4.
李定莉 《西南园艺》2013,(Z1):97-100
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预报信息,具体确定田间施药时间和次数,利用4个马铃薯品种各选择2~3个药剂组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防效差异不显著,平均防效23%~24%;产量以施药5次最高,达1119kg/667m2。从药剂组合来看,"4次富民1号+1次富民2号"产量最高,667m2产量为1768kg,比清水对照增产132%。由此可见,预警系统可以科学地指导防治,早熟感病品种4月25日施第1次药,晚熟耐病品种鄂马铃薯5号可推迟7~10d施药,大面积施药4次就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特大发生年份施药5~6次产量更高。"代森锰锌+克露+甲霜灵锰锌+克露+福帅得+银法利"适于高产户使用。  相似文献   
5.
2008—2013年巫溪县开展了农业部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落实万亩高产示范片1个(3.28万hm2),千亩核心示范片57个(0.4万hm2),通过推广"以脱毒种薯推广和晚疫病防治为核心的‘四推三改’集成高产技术",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目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重庆万亩高产创建活动中,4年综合评比巫溪县获得重庆市第一名,曾连续3年创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最高单产达到3962.6kg,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和种薯产业的发展。在引进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指导晚疫病防治和推行"薯-玉-苕"和"薯-玉-苕-薯"套作模式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在西南山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定莉 《南方农业》2013,(Z1):109-111
晚疫病是制约西南山区马铃薯产量的关键因素。试验研究了"富民1号+富民2号"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应用富民1号防治4次与甲霜灵锰锌防治4次效果相当,平均防效为22.9%、22.7%,667m2产量为604.2kg、508.9kg,分别比清水对照增产75.7%、47.9%。大区示范应用表明,富民1号防治4次和"代森锰锌+克露+甲霜灵锰锌+克露"或"代森锰锌+克露+银法利"组合效果相当,可以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19组晚疫病抗性材料进行扩繁种植试验。总体上看,这些引进材料在西南山区表现较好,尤以其中的392716 54、385524 9、391002 6、385556 4和391580 30等5个品种表现高产,抗病,大中薯率高,可望选出高产抗病的组合,以解决鄂薯3号高产不耐贮,米拉、克新2号等品种晚疫病发生导致严重减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8—2013年巫溪县开展了农业部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落实万亩高产示范片1个(3.28万hm2),千亩核心示范片57个(0.4万hm2),通过推广"以脱毒种薯推广和晚疫病防治为核心的‘四推三改’集成高产技术",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目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重庆万亩高产创建活动中,4年综合评比巫溪县获得重庆市第一名,曾连续3年创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最高单产达到3962.6kg,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和种薯产业的发展。在引进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指导晚疫病防治和推行"薯-玉-苕"和"薯-玉-苕-薯"套作模式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在西南山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巫溪县马铃薯晚疫病常年发病面积2万hm2,发病程度3~5级,不防治一般损失30%~50%,防治后挽回损失4万t。巫溪县引进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应用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将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每667m2减少损失300kg,年增加原粮2160万kg,为保证巫溪县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及农民增收保驾护航。预警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技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巫溪的监测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定莉 《南方农业》2013,(Z1):97-100
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预报信息,具体确定田间施药时间和次数,利用4个马铃薯品种各选择2~3个药剂组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防效差异不显著,平均防效23%~24%;产量以施药5次最高,达1119kg/667m2。从药剂组合来看,"4次富民1号+1次富民2号"产量最高,667m2产量为1768kg,比清水对照增产132%。由此可见,预警系统可以科学地指导防治,早熟感病品种4月25日施第1次药,晚熟耐病品种鄂马铃薯5号可推迟7~10d施药,大面积施药4次就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特大发生年份施药5~6次产量更高。"代森锰锌+克露+甲霜灵锰锌+克露+福帅得+银法利"适于高产户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