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本文研究采用不同灌溉方式(微喷灌、喷灌和传统群众沟灌)对龙眼生长的影响,经三年(1998-2000)单因子对比试验,初步结果认为采用微喷灌技术能降低果园温度、提高相对湿度,改善龙眼园小气候环境,提高挂果数,增加穗果重,果实均匀、果皮光滑鲜黄,粒径明显增大,提高单穗重,较有效地增加产量,提高商品价值:微喷灌技术能做到按 不同生育阶段需水和土壤保水能力,进行喷洒,避免径流和深层渗漏,节水明显。  相似文献   
2.
厦门同安地区群众习惯采用淹灌法灌溉水稻,耗水量大,有效利用雨量少。同安灌溉试验站从1994~1996连续3年研究“少灌多蓄”节水灌溉新技术,即充分利用自然降雨使田间水层保持为0~30mm,一般水层至0时再隔一天灌水至上限(30mm),降水时使水层上限保持在70mm。这样在产量不减少情况下减少了灌水量与灌溉次数达三分之一,省水省工,此法已在当地推广近467hm2,平均增产318kg/hm2,节水30%。  相似文献   
3.
4.
厦门市同安区是福建省暴雨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统计分析诱发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阐述暴雨的年内变化和时程分配、暴雨发生日数及暴雨水资源等特征。针对同安区暴雨特征提出了减轻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6.
经过近两年4个单季水稻灌溉方法试验的结果提出,对于渗水厉害的沙壤土质农改田,旱灌法既省工,节水又不甚影响产量,是所有参加试验方法中最理想的灌水方法,值得向大田推广。  相似文献   
7.
2011年厦门市翔安区糯玉米新品种区试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厦门市翔安区农林水利局对9个糯玉米新品种进行区试,结果表明:区试表现比苏玉糯5号(对照)增产5%以上且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为航玉糯8号;比对照增产、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包括金彩糯670、YYH10-6、HNY-02、红玉1号和京甜糯2000;萃糯108、天香糯8号和红彩2号在区试中表现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长江下游地区味优高产协同粳稻品种共性农艺与生理特征,为实现区域稻米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于2018年和2022年,分别采用14个和13个常规粳稻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系统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及构成、食味品质及质构特性,以及生物量、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群体光合势(LAD)等农艺与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品种间的食味值和产量具有较大变幅,为此,按食味值和产量进行聚类,将不同水稻品种分为味中低产(ML)、味中高产(MH)和味优高产(GH)3种类型。GH类型品种2年的平均食味值和产量分别为68.5和10.2 t·hm-2,较MH和ML综合提高食味值6.8%、产量14.6%。从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表现来看,与MH和ML相比,GH类型品种表现最高的结实率和口感得分。从生物量积累的过程来看,GH类型品种增加了灌浆初期的干物质积累比例,表现最高的抽穗-抽穗后15d的干物质积累。进一步分析此阶段干物质积累成因发现,GH类型品种在稳定增加LAD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茎鞘中NSC的转运率。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结实率与口感得分、抽穗-抽穗后15...  相似文献   
9.
抗旱剂在几中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1998~1999年在水稻、旱稻、甘薯、花生等作物上进行FA旱地龙抗旱剂喷施试验,结果:不同喷施次数处理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以喷施3次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好,一般增产6.7%~10.6%,增收7.3%~30.8%。  相似文献   
10.
抗旱剂在几种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8~1999年在水稻、旱稻、甘薯、花生等作物上进行FA旱地龙抗旱剂喷施试验,结果:不同喷施次数处理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以喷施3次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好,一般增产6.7%~10.6%,增收7.3%~3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