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大豆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大豆进口依存度在 85% 以上,为有效增加国内大豆供给,2022 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德州市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 2.27 万 hm2,其中禹城种植面积为0.90 万 hm2。2022 年本研究采用 4∶2 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米选用紧凑型品种郑单 958,大豆包括齐黄 34、嘉豆 6号、冀豆 23 等黄淮地区 32 个优良品种(系)进行试验示范,综合考量 32 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等因素,筛选出菏豆 41、齐黄 34、郓豆 1 号、华豆 19、临豆 10 号、菏育 10 号、沧豆 16、冀豆 23、嘉豆 16、丰豆 6 号共 10 个品种,为禹城带状复合种植推广提供品种支撑,是提升区域性大豆产能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鲁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的除草剂,选用7种除草剂5种不同处理进行土壤封闭试验,对杂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和作物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20 g/L异丙甲草胺+51%丙炔氟草胺、40%砜吡草唑+51%丙炔氟草胺2种处理的株防效均在87%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8%以上,对大豆和玉米安全,且能促进大豆增产43.38%以上,促进玉米增产21.76%以上,可以作为适宜鲁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熊蜂是设施农业最理想的授粉昆虫之一.本文对熊蜂蜂群组成及生物学特性,熊蜂授粉的优势、技术要点及其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阐述,以期促进熊蜂授粉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设施农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品种改良密切相关,种质的合理利用,杂种优势群和杂优模式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根据国内形成的玉米选系理论,结合选系实践经验,提出双向轮回选育体系,其核心在于“双向”和“轮回”,把二环系选育、动态基因池选育、双单倍体育种、回交转育、分子辅助育种以及转基因检测和功能基因的开发等玉米选育方法有机结合。构建玉米群体双向轮回选育体系,有利于促进玉米育种工作的系统化和流程化。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黄淮海区域对照品种冀豆12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控释复合肥对高蛋白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复合肥(CK)相比,不同用量控释复合肥施用后植株各性状均得到改善。相比CK,300和375 kg/hm2控释肥处理下,植株株高、根长和有效荚数显著增加;植株总干重增加幅度分别为24.84%、26.28%,豆荚干重增幅最大,分别为30.96%、32.63%;产量增幅分别为20.40%、18.65%,主要体现在单株荚数和粒数上;经济效益分别增收3 325.83、2 777.36元/hm2。表明控释复合肥在大豆上的施用可行有效。鉴于300和375 kg/hm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考虑到降低肥料成本,300 kg/hm2控释肥处理可作为相似生态条件下大豆生产中的推荐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山东德州地区生产条件下控释肥在不同大豆品种上的适用效果,改变传统粗制滥放的施肥方式,以7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传统复合肥(FH)、专用控释肥(KS) 3种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肥料贡献率及肥料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复合肥,控释肥施用下,各大豆品种株高、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分别增加2.68~4.35 cm,3.82~6.45个,5.20~14.94个;根、茎、豆荚及植株总干重分别增加0.26~0.39、0.68~1.24、4.61~7.52、5.55~8.76 g;产量增幅5.54%~9.47%;肥料贡献率高和肥料农学效率分别高4.56%~7.00%、0.37~0.67。控释肥有利于改善植株农艺性状,提高大豆产量。品种和施肥方式对大豆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以施肥影响最大。‘齐黄34’、‘潍豆1897’和‘冀豆12’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农学效率表现较高,产量也较高,适宜德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