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枇杷白纹羽病发生流行环境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枇杷白纹羽病是枇杷的主要病害之一 ,是由褐座坚壳菌 ( Rosellinia necatrix ( Hart.) Berl.)引起的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 ,幼龄树和成年树均可发生。其主要为害根部和根颈部 ,造成全树逐渐死亡。2 0 0 0~ 2 0 0 1年我们在莆田县西天尾镇渭阳村果园和后黄村果园进行调查观察 ,现将观察材料作如下分析和探讨。1 调查方法   2 0 0 0年对莆田县西天尾镇渭阳村果园和后黄村果园发病情况进行普查 ,渭阳村果园为坡地沙壤土果园 ,品种为“解放钟”,调查数量为 645株 ,其中投产树 431株 ,幼龄树 2 1 4株 ;后黄村果园为平地粘壤土果园 ,品种为“…  相似文献   
2.
3.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它严重影响再生稻初桩的再生能力。由于旱育秧小苗移栽和软盘抛秧新技术的推广 ,秧苗壮 ,移栽期提早 ,水稻封行早、密度高 ,纹枯病始病期提早 ,温、湿度适宜 ,纹枯病病丛率上升快 ,传统的防治办法 (每季在纹枯病始盛期和水稻抽穗期防治二次 )往往难以奏效。因此 ,1 999~ 2 0 0 1年在莆田县西天尾镇对再生稻纹枯病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并在大面积试验示范中 ,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实验材料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时间  1 999~ 2 0 0 0年为试验示范阶段 ,2 0 0 1年为示范推广阶段。1 2 试验地点…  相似文献   
4.
曾忠坚 《广西植保》2003,16(1):13-14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南菜北调 ,北菜南运 ,已成为人们对菜蓝子工程建设的一种新要求。莆田市辣椒种植近年来快速的发展 ,种植效益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而辣椒青枯病的危害却让菜农喜中有苦 ,因而掌握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是十分必要的。1 病害症状  辣椒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一般在苗期不发病 ,常在辣椒结果后才开始表现症状 ,至盛夏时发病最为严重。发病初期植株顶部叶片萎蔫下垂 ,接着下部叶片凋萎 ,最后中部叶片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初病时 ,病株白天萎蔫重 ,夜晚尚可恢复 ,2~…  相似文献   
5.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副食品之一.十字花科蔬菜包括大白菜、小白菜、甘蓝、花椭菜、萝卜、雪里蕻蔬菜,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全年都有种植,但由于十字花科蔬菜大多柔嫩多汁、叶绿油亮,害虫为害猖獗,因此如何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是菜农十分关心的事情,也是提高蔬菜质量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枇杷白纹羽病发生流行环境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枇杷白纹羽病是枇杷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褐座坚壳菌(Rosellinia necatrix Prill)引起的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幼龄树和成年树均可发生.主要为害根部和根颈部,造成全树逐渐死亡.2000-2001年对莆田县西天尾镇渭阳村果园和后黄村果园进行调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曾忠坚  庄文远 《蔬菜》2002,(2):22-22
近年来我市大白菜根肿病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制约着大白菜种植面积的扩大。掌握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办法,是当前大白菜生产的必需,也是广大菜农所盼望的一件大事。 一、病害症状 此病能侵染大白菜、油菜、芥菜、萝卜、甘蓝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发病初期地上部症状不明显,以后生长逐渐迟缓,且叶色逐渐淡绿、叶边变黄,植株矮小,萎蔫,严重的可引起全株死亡。根肿病发生于根部,根系因受病菌刺激作用,其薄壁细胞大量分裂和增大而形成肿瘤。其肿瘤多发生于主根及侧根上,主根的肿瘤体积大而数量小,而侧根…  相似文献   
8.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副食品之一.十字花科蔬菜(包括大白菜、小白菜、甘蓝、花椰菜、萝卜、雪里蕻等)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全年都有种植,能随时有鲜嫩蔬菜供应市场,但由于十字花科蔬菜大多柔嫩多汁、叶绿油亮,致使害虫为害猖獗,因此,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就成为提高蔬菜质量的关键.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主要有菜青虫(成虫为菜粉蝶)、菜蚜、斜纹夜蛾、黄曲条跳甲、小地老虎等,限于篇幅,本文只介绍菜青虫和菜蚜两种主要害虫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1 高接换种 ,调整品种结构我市 1996年前龙眼主栽品种有 :白壳乌龙岭、红核子和油潭本 ,其中最多为中熟品种白壳乌龙岭 ,占 80 %以上 ,品种单一 ,缺乏市场竞争力。结合品种结构调整 ,我镇对实生苗或劣质品种的幼龄、适龄树实施高接换种技术 ,尤其对实生幼龄树全面推广“低位高接换种”技术 ,换接适于本镇栽培的抗逆性强的早、晚熟优良品种。早熟品种有八一早、丰洲早白、友谊 10 6、水南 1号和黄壳乌龙岭等 ;晚熟品种有九月乌、立冬本、松风本和青壳宝圆等。高接时期一般都在春季 3~ 4月 ,选晴天采用单芽切接。其特点是见效快 ,第 1年恢复…  相似文献   
10.
由香蕉黑星病造成的“雀斑状”小黑斑 ,严重影响香蕉的外观品质。果农盲目使用杀菌剂防治 ,既增加生产成本 ,又严重污染环境。根据福建省植保站推荐的杀菌剂 ,我站于 2 0 0 1年进行了药效试验。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莆田县西天尾镇林峰村程如松果园内 ,面积 0 .4 47hm2 。山坡地 ,管理水平一致。以两年生天宝蕉为试材 ,栽植密度 2 5 5 0株 /hm2 。设5 %霉能灵可湿性粉剂 (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 ) 6 0 0、80 0、10 0 0倍液 ,30 %爱苗乳油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 2 0 0 0、2 30 0、2 5 0 0倍液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