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通过对CLC基因家族7个基因的蛋白序列比对,发现他们具有比较高的同源性,在玉米苗期用KNO3、Na Cl、PEG对其进行处理,分别在处理1、4、8、16、24、36 h后检测其体内NO3-、Cl-的浓度,同时取上述几个时间段处理的玉米根和叶,用q PCR检测CLC家族基因的表达量,研究玉米硝态氮吸收与CLC基因表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综合玉米中NO3-、Cl-的变化与CLC家族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明确在KNO3、Na Cl、PEG处理下CLC家族基因表达量变化的规律,BT066984.1、GQ412103.1、NM001176231.1和NM001136935.2这4个基因对硝酸盐的响应明显,很可能具有运输硝酸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玉米自交系lx9801是我国重要的黄改系之一,来源为H21×502为基础选育的二环系。lx9801的选育立足于黄改系的改良,创造性地将旅大红骨种质的优良基因有效融入黄改系种质中。截至2019年,直接利用lx9801作为亲本审定的杂交种有32个,其中国审品种6个;利用lx9801的衍生系作为亲本审定的玉米杂交种60多个。lx9801的改良主要是利用塘四平头群自交系进行群内改良,其次是利用PA种质、旅大红骨种质或结合塘四平头种质进行性状改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