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茶叶制作工艺和饮茶方式的改变,明代迎来了茶器变革创新的重要阶段。《遵生八笺》这本书虽为养生巨著,书中却系统记载了明代文人阶层所使用的茶器种类,本文通过整理书中关于茶器的文献内容,探析每件茶具的用途与存在价值,并建立起茶器的空间布局与瀹饮程序。明代文人阶层对茶器的选择既生动反映着当时的饮茶习俗,也引领着明代饮茶审美的时代潮流,这些丰富多彩的茶器展现了文人们“以茶为本,实用为佳”、“雅玩清赏,追求意趣”、“以具传情,以器鸣志”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茶树对小绿叶蝉的防御反应一般由取食过程中产生的两个诱发因子诱导:口器机械损伤过程和口器分泌物侵染过程。本文对叶蝉侵染、机械损伤和未处理对照叶片进行生理生化的比较研究,并分析比较对不同处理对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叶蝉的侵染会抑制茶树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有机物的代谢积累过程,机械损伤是茶树防御机制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4.
茶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的战略方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2018中央1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就提到发展茶产业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之一.2017年5月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作主旨演讲,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对博览会的举行表示祝贺,这是有史以来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对茶产业大会来信祝贺;近年来习主席在许多外交场合与来访国领导人以茶作为媒介,传递和平、弘扬中国茶文化,全国茶产业界人士无不欢欣鼓舞.作为绿色、高效、高质的茶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萎凋是红茶、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工序,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尤其对成茶香气、滋味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近年来一直成为茶叶加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茶叶萎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未来开展这方面研究的重点是各种因素对成茶品质影响以及可精确的调控环境温湿度、光照光质等参数的设施萎凋技术指标,为今后萎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出方向。  相似文献   
6.
茶园在冬季结束采摘后,管理工作仍然非常重要,这是因为茶树经过长年生长季节的生长和采摘,消耗了体内贮存的物质和土壤中的大部分养分,此时对养分的需求很高,秋冬季“进补”正是时。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存在交替生长规律,当地上部分生长活跃时,地下部分生长则缓慢,当地上部分相对静止时,地下部分生长则加快。  相似文献   
7.
茶鲜叶在采摘后仍保持生命活性并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形成自我保护来减少或者抗衡胁迫的伤害,从而不仅影响了茶叶的外观品质还会诱导茶叶产生大量香气物质.萜类香气物质作为茶叶香气的前体物质,在乌龙茶香气中占比较大,能很大程度上左右茶叶的风味品质,因此,茶树萜类合成代谢途径的研究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在不同胁迫处理下各种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8.
传统茶园以施用尿素、复合肥等速效化肥为主,并且化肥施用量较大,出现了茶叶品质下降,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养分流失等问题。虽然茶园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保证茶叶产量和品质,然而,有机肥在茶园中的使用仍存在有机肥种类的选择具有盲目性、使用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为了筛选茶园最适有机肥,本试验选取了6种有机肥料进行对比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羊粪有机肥的中浓度处理对茶树新梢生长、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及儿茶素含量的促进作用是最好的,其芽梢密度是114个/m~2,多酚类物质含量是35.02%,儿茶素含量是15.7%。在感官审评方面,综合得分是羊粪组的精制茶叶有机肥(纯粮发酵)组的精制茶叶牛粪组的精制茶叶鸡粪加花生麸组的精制茶叶生物有机肥组的精制茶叶猪粪组的精制茶叶空白对照组的精制茶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沤堆发酵处理的中浓度的羊粪有机肥改善茶叶品质的效果最好,最值得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分析目前《茶树栽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从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两方面对《茶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以达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