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宿县浅层地下水变化规律有其对小麦,夏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宿县不同降水年型浅层地下水周年变化规律及其与小麦,夏大豆产量关系的分析,表明,宿县农作物生育关键期浅层地下水埋深长期在1m以内时,冬小麦平均每hm^2产量不超过1275kg,夏大豆平均每hm^2产量在900kg以下。浅层地下水埋深化在一定范围内,冬小麦和夏大豆单产随埋深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宿州市1957~2010年近54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得到小麦干热风的发生日数,并对其进行周期性分析、多年滑动平均分析和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及灌浆速度影响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淮北地区小麦干热风呈南少北多态势;重干热风天气过程及轻干热风年型变化周期较为明显,干热风日数呈总体减少趋势,干热风变化周期目前处于谷底,未来5~7年内似乎会呈现总体上升态势。小麦千粒重及灌浆速度与候干热风日数呈负相关关系,主要影响在5月下半月,且有逐候递减的趋势,而在第四、第五候影响最大;因此,淮北地区5月20日前后正值小麦乳熟期,对干热风最为敏感,是干热风防御的主要时段。  相似文献   
3.
刘升  张长俭  戚尚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64-12365,12384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从气象条件、冻害机理、冻害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萧县晚霜冻的年际变化规律以及2010年春季晚霜冻造成该县葡萄冻害严重的原因,并提出关注天气、推迟葡萄物候期、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强抗寒能力等项预防措施,为葡萄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4.
淮北气候条件对夏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淮北地区宿州站1994-2007年14a的夏大豆生长发育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采用C值逼近法和决定系数(R2)最大化法拟合夏大豆的生长曲线,分析了影响夏大豆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和生育阶段。结果显示:夏大豆开花-鼓粒期对气象因子的变化最敏感,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间的拟合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气温日较差、降水量和降水天数是开花-鼓粒期的主导影响因子。其它时期对气象因子不很敏感。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冬小麦品种生态气候适宜性分析和精细化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安徽省78个气象站1971-2000年冬小麦生长阶段气象资料和地理信息,选取影响冬小麦品种分布和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建立区划指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和GIS空间内插技术对指标要素栅格化,并通过温度和水分两级指标,形成千米网格的安徽省冬小麦品种生态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图,用安徽省耕地数据掩膜(mask)得到相应耕地意义的区划分布图,并进行分区评述。结果表明,以气温和降水为指标,可将安徽省冬小麦品种的生态气候适宜性划分为5大区11个亚区,分区结果能反映气候变暖背景下安徽省冬小麦生态气候适宜性的分布特点以及各区域温度适宜性和水分适宜性的差异。因冬季气温的南北差异,安徽省适宜种植的冬小麦品种自北向南冬性程度降低。冬小麦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是水分失衡,北部水分不足,南部过多,制约了稳产高产。根据区划结果,应增强北部冬小麦主产区的抗旱能力,适当扩大沿淮和江淮丘陵北部地区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尽量压缩南部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以全面提高安徽省冬小麦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2-2005年3a的田间试验资料和1990-2005年16a的大田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分析确定了安徽淮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干旱等级指标和适宜土壤水分指标。基于常规气象资料建立了36个逐旬中期降水预报模型,基于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建立了24个土壤墒情逐月回归模型,基于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建立了农业干旱逐旬预报数学模型,对各模型进行综合集成,建立了淮北地区农业干旱综合预警模型。根据干旱预报和降水预报结果,以及作物-土壤适宜水分指标、作物需水量关键期、临界期和土壤水分临界值等,开发了淮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的干旱预警和灌溉决策计算机服务系统,使用简便快捷,业务化程度高,在近2a的业务应用中,服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棉花高产与从现蕾、开花至秋季气温下降到20℃之间的天数、积温、日平均温度和阴雨日数等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一、夏棉高产的农业气象条件1、积温。积温统计资料表明,棉花从开花到吐絮需≥10℃的积温1450度·日以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安徽省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用相关分析法筛选出0~50cm 土层年平均贮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年降水可能蒸发差等三个因子为分区指标,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划分出安徽省土壤水分分区,并分别对各区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正> 砀山梨栽培历史悠久,砀山酥梨驰名中外。解放以来,全县梨的生产发展很快,现已有梨树80多万株,是解放初的16倍,每年产梨近6000万斤,是解放初的400多倍。目前全县梨园平均亩产约1400斤左右,也出现了亩产15,000斤的高产典型。生产实践表明,砀山梨生产潜力很大,而且也看到梨的产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本文初步分析了砀山梨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宿州市位于黄淮海小麦主产区南缘,是国家优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2004年小麦种植面积34.47万hm2。由于冬春偏暖,小麦返青拔节至灌浆期气温偏高、降雨偏少等因素影响,小麦穗蚜在本市暴发为害,全市超过防治指标的发生面积33.33万hm2,占种植面积的96.7%。据市、县(区)植保站3月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