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2篇
  247篇
综合类   209篇
农作物   223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50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为明确新型卵磷脂类桶混助剂“融透”的特性,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表征了其物理性质,并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其在防治稻飞虱中对氟啶虫胺腈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融透”中含有圆形脂质体,Z平均粒径为129.5 nm。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融透”可使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的毒力增加1.67倍。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融透”可使氟啶虫胺腈对稻飞虱的防效提高9.04%~41.77%;当氟啶虫胺腈减量40%时,添加“融透”的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效与未添加“融透”的常量组相当。研究结果表明,卵磷脂桶混助剂“融透”可以通过形成脂质体提高药剂的利用率,从而达到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五)“长街蛏子”的涂间管理(1)刚播下的蛏苗潜穴较浅,应有专人巡视涂面,加强涂间管理,防止人为践踏和鸟类啄食。(2)及时疏通沟道、排除蛏田积水,要保持蛏田之间沟道相通,潮流通畅,涂面不积水。要求达到“潮来同时满,潮退同时干”,使蛏田表面不积水。这样既可减少敌害侵入蛏田,食害蛏子,又可避免高温期因蛏田积水而烫死蛏子。(3)4~5月间,时常因洪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  相似文献   
3.
合水县王庄奶牛场2009-2011年通过对布病监测,淘汰阳性布病奶牛64头,畜主、饲养工、配种人员等四人感染布病,导致一个奶牛场倒闭。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徐鹏飞 《科学种养》2011,(12):48-49
菊花脑又名菊花叶、路边黄,为药食兼用蔬菜,嫩梢和叶供食用,具有浓郁的清香味,可炒食、做汤、凉拌、煮粥,为高温季节重要的绿叶蔬菜之一。常食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等作用,被誉为高档保健蔬菜,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5.
大豆菌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由于病原菌寄主范围较广,难于防治,对大豆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对于大豆菌核病抗性种质资源的鉴定是抗性机理研究、基因定位及抗病育种工作的重要基础,文章对大豆菌核病资源鉴定中涉及的接种体(菌丝、孢子和菌核)的培养、植株不同部位的接种鉴定、草酸鉴定、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测定及田间鉴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针对接种体的选择、环境条件对发病的影响及田间与温室鉴定结果不一致等问题展开讨论,为大豆菌核病抗性资源的筛选,菌核病发病机理及抗性基因的定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子叶节法,利用高再生率大豆品种合丰25与低再生率大豆品系L-28及其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100个家系,评价不定芽诱导率、伸长率、生根率和成苗率等指标,比较不同大豆基因型之间再生率差异,并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作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RIL群体4个再生性状中,诱导率与伸长率、生根率和成苗率之间均达极显著,表现为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特点.同时检测到10个与大豆再生性状显著相关QTL位点,其中独立QTL位点2个,可重复检测QTL位点3个,与诱导率、伸长率、生根率和成苗率显著相关QTL位点分别为2个、3个、3个、2个.研究结果将为探索大豆再生规律、建立高效再生体系、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将大豆中已克隆的一个新的SKIP基因(GmGBP1)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对其进行IPTG诱导.结果表明:在IPTG浓度为0.1 mmol·L-1,诱导时间为8h,诱导温度为37℃时,重组蛋白得到表达,分子量大约为95 kDa,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8 mol·L-1尿素对其进行溶解后经GST柱纯化,得到较好的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92个主栽大豆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在2010年和2011年的脂肪含量进行分析,发掘与脂肪含量紧密连锁的SSR标记,用以辅助鉴定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的脂肪含量.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脂肪含量变异范围2010年为17.10% ~23.14%,2011年为17.70% ~ 23.04%,两年平均为17.40%~ 23.09%.结合SSR数据的品种系统进化树分析,可以将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脂肪含量总体上分成大于20%和小于20%两类.此外,鉴别出2个与脂肪含量相关的SSR标记(Satt428-900、Satt502-150),标记指数与脂肪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和0.41*).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北方蚁影响下蚁巢及其周围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以山地草甸中广泛分布的北方蚁为研究对象,探究距蚁巢不同距离、不同深度下土壤种子库的特征,以及土壤环境对种子库物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蚁巢中心及周围土壤种子库中共出现28个物种,隶属12科28属,其中禾本科植物居多,蚁巢中心0~10 cm、10~20 cm深度下,土壤中平车前、北疆剪股颖、无芒雀麦、鸭茅、草地早熟禾萌发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样点(P<0.05);土壤种子库物种生活型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蚁巢中心0~10 cm、10~20 cm深度下多年生草本植物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样点(P<0.05);蚁巢中心0~10 cm、10~20 cm深度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和物种数均显著高于蚁巢周围区域(P<0.05).相同距离下,0~10 cm深度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及物种数均高于10~20 cm深度;蚁巢大小与蚁巢中心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距离的增加,同深度下土壤种子库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大致呈现出"V"字型变化趋势,并在距蚁巢100 cm处物种多样性指数降至最低;RDA分析表明,土壤速效磷是影响该区土壤种子库分布的主要因子.北方蚁能对周围环境中的种子进行收集与搬运,增加了蚁巢内种子的数量,影响了周围环境中土壤种子库的空间分布,在小尺度范围内进行了种子再分配,改变了土壤种子库内的物种分布.  相似文献   
10.
Various diagnostics techniques were compared for their ability to detect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ILT) during an outbreak in chickens aged between 4 and 21 wk. Gross lesions ranged from excess mucus to accumulation of fibrinonecrotic exudate in the larynx and trachea. Syncytial cells with intranuclear inclusion bodies were found in sinus, conjunctiva, larynx, trachea, lung, and air sac. Virus isolation in chicken embryos was attempted in every case. Negative-stain electron microscopy detected herpesvirus in only 6% of the cases. Yet, isolation of ILT virus in the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was presumed by histology in >20% of the samples and confirmed by fluorescent antibody (FA) in 35% of the embryos inoculated with conjunctivas or tracheas from affected birds. Overall, results from histology and FA test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FA test has the advantage over histology of being diagnostically specific for ILT viru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the most sensitive test and detected the viral DNA even in cases where histology and FA were negative. ILT virus DNA was quantified b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Ti ILTV). Histologic and FA results from larynx and trachea were negative i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viral DNA was < or =4 of log10. A viral DNA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log10 4, as determined by Re-Ti ILTV, was required for clinical ILT to be manif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