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43份杂交棉F1代为研究对象,时各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竞争优势、相关系教及通径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棉F1代中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和表分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时皮棉产量直接作用较大的性状为单株铃数、衣分和单铃重,对F1代的筛选应注重对这几个性状选择,以获得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在新疆哈密地区对邯杂154主要性状的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变化呈"S"型生长曲线,主茎叶片数、现蕾数和单株成铃数变化符合线性回归模型,可利用回归方程对邯杂154生长发育进行预测,为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9个陆地棉亲本配置20个杂交组合,对同一亲本的杂交组合平均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亲本有好的产量性状利用价值,品质性状优势不明显。C2对有效铃、子棉产量有正向作用,C4是一个高产亲本,S2可提高子棉产量、纤维强度和上半部平均长度的表现型值;筛选出了3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组合,提供给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5.
2012年从河北、河南、甘肃等地引进了21个品种在哈密地区进行多点区域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的生育期、适应性、丰产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河北引进的棉花品种在哈密地区表现较好,比较适宜哈密地区种植,从甘肃引进的棉花品种在哈密地区表现为生育期偏早。  相似文献   
6.
化学打顶对东疆棉花生长发育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陆地棉品系大铃148为供试材料,以主要成分为氟节胺的“禾田福可”为打顶剂,研究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株高、果枝节数、棉铃空间分布、铃重等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打顶能有效抑制棉花顶尖生长,起到类似人工打顶的效果。和常规人工打顶相比,化学打顶棉花株高和主茎节间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下部和中部结铃数差异显著,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郑新疆  徐宇强  陶志柱  张静  李萍  王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357-3358,3365
研究7个强优势的陆地棉品种间杂种F2代的竞争优势,并对F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2代3个主要经济性状中,单株铃数竞争优势最大,是F2杂种优势主要来源,单铃重和常规对照相比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皮棉产量和对照相比,增产幅度可达10%以上。因此,好的杂种F2代在生产上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喷施化学打顶剂对陆地棉进行封顸,研究其对棉株主要性状的影响。[方法]化学打顶剂分别为A和B(A为浙江禾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氟节胺25%;B为水乳剂,主要成分包括缩节胺、缓释剂、助剂等,为新疆金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试验设8个处理和1个对照:处理1,药剂为A,6月15日第1次喷施l200∥hm。,7月5日第2次喷施1800∥hm。;处理2,药剂为A,6月15日第1次喷施l500∥hm。,7月5日第2次喷施2100g/hm。;处理3,药剂为A,6月20日第1次喷施1200∥hm。,7月10日第2次喷施1800g/hm。;处理4,药剂为A,6月20日第1次喷施l500g/hm。,7月10日第2次啧施2100∥hm。;处理5,药剂为B,7月5日喷施525g/hm。;处理6,药剂为B,7月5日喷施675∥hm。;处理7,药剂为B,7月10日喷施525∥hm。;处理8,药剂为B,7月10日喷施675昏/hm。;以7月10日人工打顶为对照。[结果]喷施化学打顶剂,对陆地棉主茎生长速度和出叶速度有抑制作用;喷施化学打顶剂后陆地棉的现蕾数、开花数、结铃数都较对照多,对陆地棉现蕾、开花、结铃等性状无抑制作用。[结论J该研究可为陆地棉生产中科学应用化学打顶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化学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喷施化学打顶剂和人工打顶方式对棉花进行打顶,比较不同打顶方式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剂打顶时,棉花的株高、果枝数、现蕾数、开花数和结铃数高于人工打顶,单铃质量、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当;使用化学打顶方式,棉花有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从河北、河南、甘肃等地引进了21个品种在哈密地区进行多点区域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的生育期、适应性、丰产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河北引进的棉花品种在哈密地区表现较好,比较适宜哈密地区种植,从甘肃引进的棉花品种在哈密地区表现为生育期偏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