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东汉时的《列仙传》称武夷山为仙家之第十六洞府,而传说中的武夷统治者真人刘少公则是带领武夷先民开山种茶的所谓“武夷茶神”。可见,武夷茶的历史与道教的兴起,一脉相通。  相似文献   
2.
延平即南平,旧称津县,南唐时改为剑浦,元大德六年(1302)改为南平县。《宋史》记载的元丰年间(1078一1085),贡茶产地是剑浦等五个县。 元朝在武夷山设御茶园,福建贡茶主要在武夷制造。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延平府志》记载:“南平茶出半岩者极佳。”明朝的王应山在他的《闽大记》中也说:“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宋时制造充贡,延平半岩次之。”因为南平半岩茶极佳,  相似文献   
3.
桂林村农田防护林建设以林网为主体,进行林、田、水、路和渠的综合治理,林带采用“窄带少行”,减少占地面积,防护效益显著。效益观测结果表明:在防护林庇护下,改善了气候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主林带背风面风速可降低29%—43%,全年平均气温提高0.5℃,冬季提高1℃,地温年均提高0.5—1.0℃,早稻年均增产29.2%,晚稻年均增产17.7%。  相似文献   
4.
武夷茶考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约有千余年,经历“三起三落”。制茶技术不断改进,茶类不断更新。由蒸青团茶发展到蒸青散茶,由蒸青散茶发展到炒肖绿茶,由炒青绿茶发展到小种红茶,由小种红茶发展到青茶。这都是按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顺序转化的,是茶业史的发展。武夷茶名依制茶技术的发展而不同。不能凭想像而张冠李戴,指鹿为马。这些对人类有大贡献的成绩,是历代无数劳动人民心血的结晶,应该歌功颂德,不能曲解史实。我们发表这篇史考,就是要澄清对武夷茶名的误解。建国后,在“三落”的尾声,大力恢复、发展、研究,大有“四起”的趋势,容后专文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