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农作物   8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简写作AVRDC)是设立在我国台湾省的一个国际性农业研究组织,从事蔬菜、薯类等作物的研究。现在根据该中心“1979年工作进展报告”和“1980年研究工作要闻”两个材料,对其甘薯研究工作概况做如下介绍。一、甘薯种质的收集与分发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AVRDC 下  相似文献   
2.
美国东南部的甘薯生产正朝着连作的方向发展。不采用轮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地价格上涨以及适宜种甘薯的土地减少。甘薯连作已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产量下降,二是薯块开裂加重。Peterson 和 Lana 发现,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甘薯,即使施肥适当也减产70%。他们还发现,栽培在同一小块土地上的甘薯减  相似文献   
3.
培育纤维含量低的甘薯品种乃是消费者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甘薯是块根,因而任何品种必然含有一些维管成分的纤维。甘薯品种间维管成分的含量不同,我们对烧煮后纤维含量低的材料进行了选择。甘薯纤维在块根外层或皮层区与木栓和维管形成层结合在一起,在块根中心则与不规则形成层结合在一起。我们还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护好六家桥头的古樟树,棠板村在外人士带头发动捐款活动,棠坂村党支部、村委会代表全体村民表示真诚的谢意。”前不久,笔者在浙江省江山市淤头镇棠坂村村务公开栏里,看到一张红纸上写着这样的告示,以及一长串捐助者名单。棠坂村六家桥头有一棵300多年的古樟树,2004年下  相似文献   
5.
甘薯收获前雨水过多,土壤水分持续饱和,生产者就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薯块受淹的损害,表现在愈伤处理和贮藏期间失重过多,发生腐烂,贮藏寿命缩短。甘薯耐淹的能力,随品种不同而异。这种遗传变异各年之间反映也不一致,表明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有很强的偶然性。人们需要更多地了解淹水损害甘薯的根本原因,以便有效地鉴别和培育对淹水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甘薯块根生长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淀积方式,或块根中碳再次转变成萌芽所需养分的了解甚少。因此,关于块根发育过程中的生长特性和碳水化合物分配方式的研究,将为阐明幼芽生长与碳水化合物再利用之间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甘薯是无性繁殖的作物,因而人们对甘薯种子贮藏不大注意或很少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对甘薯种质的收集、鉴定和保存的兴趣日益增加。因此,在拟订甘薯遗传资源保存计划时,必须具有关于贮藏种子的生活力方面的资料。每一株甘薯实生苗与其它实生苗之间在遗传上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亲本的实生苗,它们之间的变异也很大。这是因为该种(2n=90)复杂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严重为害板栗坚果的桃蛀螟、栗皮夜娥害虫进行农药筛选试验,经试验表明:用30%高渗杀螟硫磷600—800倍液分别在8月上、中、下旬各喷一次,效果最佳。采收后栗实无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9.
甘薯适当的愈合处理和贮藏,是保持全年供应薯块的品质和保存种薯的基本条件。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薯块在28℃,相对湿度85~90%下,愈合处理4~7天即可促使伤口表层下面形成新的细胞。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上海梅山冶金公司基地拥有二万多名职工和家属,每年倾倒的生活垃圾有二千多吨。未经处理的垃圾,污染环境,传染疾病,成了社会公害。为了有效地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该公司工务部于1983年7月会同江苏省沼气研究所进行了生活垃圾厌氧发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厌氧发酵法处理生活垃圾,不仅达到了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同时每吨有机生活垃圾还可制取46m~3沼气,处理后的残渣可作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