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甘蔗叶为发酵原料院研究白腐菌预处理对甘蔗叶产沼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院添加白腐菌可以加快甘 蔗叶厌氧发酵启动速率院提早出现产气高峰。在白腐菌添加量为1.5%时院发酵40 d 的总产气量最高院可达606 L院最高 甲烷含量为55.9%院干物质产气率可达202 L/kg。在25 d 的发酵时间内院白腐菌添加量不同院产气量相差不大院因此可以 考虑缩短发酵周期院也可以获得较好的产气效果。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院采用白腐菌预处理的甘蔗叶总产气量和最高 甲烷含量均低于纤维素酶预处理院因此还需要从菌种驯化尧预处理时间等方面作进一步的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2.
化学预处理对甘蔗叶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叶为发酵原料,研究采用酸、碱预处理对甘蔗叶干法厌氧发酵产沼气效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均可提高甘蔗叶沼气产量,碱预处理的产气量总体好于酸预处理,甲烷含量也相对较高,碱预处理发酵后物料纤维素降解率可达56.1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甘蔗叶的表观形态结构,发现经NaOH预处理后,甘蔗叶表面结构遭到较明显的破坏,更容易被消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温度和碳氮比对木薯渣厌氧发酵产气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温度和碳氮比(C/N)对木薯渣厌氧发酵制沼气过程中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容积产气率的影响,在统一干物质浓度、接种量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为期31 d的的单因素试验.试验分别以C/N为25、30、35,发酵温度以30、35、40℃进行单因素三水平设计以优化木薯渣厌氧发酵的参数.结果显示,C/N在30时木薯渣厌氧发酵效果最好,发酵周期内平均日产气12.50 L,总累积产气量387.5 L,容积产气率为0.69 m3/(m3·d);发酵温度则在40℃时产气效果最佳,投料第5d达到日产气量最大值43.5 L,整个发酵过程总累积产气量295.3 L,平均日产气率9.53 L/d,干物质日产气率3.50L/(kg·d),容积产气率0.53 m3/(m3·d).  相似文献   
4.
彭志连  王金丽  陆小静  焦静  王刚  郑勇  公谱  杨美萍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8):103-104,107,封3
通过对淀粉厂新鲜木薯渣及其在密封和有氧贮存条件下贮藏3个月后的理化指标,如pH值、含水量、总碳、灰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密封贮存和有氧贮存两种条件下木薯渣成分的变化,为淀粉厂木薯残渣的贮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新鲜木薯渣相比,密封贮存3个月的木薯渣总纤维类含量降低21.90%,其中纤维素含量降低了10.46%,其他营养成分变化相对较小;有氧存放3个月的木薯渣pH值上升了2.6,物料从严重偏酸到接近中性,灰分增加了1.215倍,半纤维素含量则减少了22.55%.  相似文献   
5.
焦静  王金丽  郑勇  王刚  彭志连  兰星  周晶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4):202-204,封4
以甘蔗叶为发酵原料,研究纤维素酶预处理对甘蔗叶产沼气效果影响。结果表明,产气量随着纤维素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时,产气量最大,可达641 L,此时纤维素降解率也最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甘蔗叶的表观形态结构表明,经0.5%和1%纤维素酶预处理后,甘蔗叶的纤维结构遭到较明显的破坏,但是发酵后的物料中仍残留大量的纤维素类物质,说明甘蔗叶尚存在进一步的沼气发酵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