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基本原理害虫种群的增长率受到包括害虫食物质量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多种作物中,一些品种比其他品种较不适合昆虫的发育,人们把这样的品种称为抗虫(或不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我国南方稻区的38个杂交稻组合进行了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测定,结果有9个组合兼抗褐稻虱和白背飞虱,仅抗其中1种飞虱的各占6个。采用经过改进的生存率及蜜露测定法,研究了杂交稻组合对两种飞虱的抗性机制,证明:杂交稻多数组合对白背飞虱的抗性机制以耐害性为主,其中部分组合兼有一定程度的抗生性;而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多数组合表现以抗生性为主。对白背飞虱在某些地区推广杂交稻后上升为主要害虫的原因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野生稻与栽培稻的杂种后代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开拓抗虫基因源,培育抗性稳定的水稻抗虫品种,采用感虫的栽培稻雄性不育株为母本,以高抗褐稻虱的野生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用改良的苗期群体筛选法,对其后代进行抗性鉴定,证实其抗性可以遗传,已成功地获得了抗褐稻虱的杂种后代。并根据飞虱在抗虫植株上的生存率、群体建立、蜜露量和稻株的受害级别等指标与感虫对照种TN1上的差异显著性作比较,综合评定杂种后代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测试的N482(A)/101392组合的F_5、F_6、F_7和H_4等几个后代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均为抗生性。  相似文献   
4.
非AA染色体组型野生稻的抗病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白叶枯病Ⅳ群菌和褐稻虱生物型1分别非AA染色体组型野生稻种的抗病性和抗虫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抗白叶枯病达高抗级的样本占1.08%,抗病级占14.39%,中抗级占64.03%,感病级占20.5%。  相似文献   
5.
光温条件影响稻种对褐稻虱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4~30℃温度范围内,品种抗性在不同光照时数阳光强度的影响下存有极显著的差异。弱、短光照会使品种的抗性减弱甚至丧失。 光温对抗虫机制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品种的非嗜好性方面,其中光照时数对非嗜好性有极显著影响,温度和光强度也育显著的影响,30℃比24℃表现的非嗜好性较强。光照时数和光强度对非嗜好性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评价及利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稻虱是亚洲稻区的重要害虫,自从推广抗虫品种后,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出现新生物型,使品种的原有抗性“丧失”。克服新生物型有效途径之一,是扩大抗虫基因源,以育成不同遗传背景的抗虫品种,其中野生稻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抗源。为此,我们对野生稻资源进行了抗性鉴定,并利用染色体组和栽培稻同为AA型的普通野稻作抗源以探索抗虫基因  相似文献   
7.
应用分泌蜜露量,种群趋势指数,内禀控制率,群体建立和田间控制率等指标,综合评价新品系红源和台糯选对褐稻虱的抗性。结果表明:(1)饲养在红源和台糯选上褐稻虱的成虫体重,分泌蜜露量,产卵量和若虫存活率均比在感品种TN1的低,表明品系对褐稻虱具有强抗性作用:(2)飞虱在TN1上的种群趋势指数为247.7,台糯选为38.2,红源为38.4,而抗虫品种Mudgo为10.6;(3)台糯选,红源和Mudgo的内  相似文献   
8.
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应用改良苗期群体筛选法,对小粒野生稻进行了抗性鉴定,并根据褐稻虱在抗性品种上的生存率、发育进度、蜜露分泌量、群体建立、虫体重量变化、卵巢发育程度、产卵量和稻株的受害级别等指标与感虫对照品种TN1上的差异显著性作比较,综合评定了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级别为0级,属高抗褐稻虱。在小粒野生稻上,褐稻虱的生存率为18%,蜜露分泌量为6.04 mm2,群体建立为21.8头/对,体重增量为-0.33 mg,卵巢发育为2.9级,产卵量为29.67粒/雌;而在感虫对照品种TN1上,褐稻虱的生存率为82%,蜜露分泌量为46.8 mm2,群体建立为217.0头/对,体重增量为2.27 mg,卵巢发育为4.8级,产卵量为229.3粒/雌。由此可知,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为抗生性和非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褐稻虱生物型田间监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褐稻虱田间群体各个体在同一水稻品种上的蜜露分泌量有很大差别。结合蜜露分泌量和群体建立2种方法进行的田间监测结果表明:广东省广州市石牌地区和增城县农田的褐稻虱属生物型1。采用单一的蜜露分泌量测定法不能准确反映褐稻虱群体中各个体的生物型属性。因此,在进行田间生物型监测时应结合使用其它抗性指标,其中群体建立试验是一种省时、省工、准确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抗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不同水稻品种叶鞘内游离氨基酸及草酸的含量,并对草酸对褐稻虱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叶鞘内含有21种游离氨基酸,在小粒野生稻中,氨基酸总量及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丙氨酸和缬氨酸等6种主要游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057.9、215.0、308.3、611.8、571.2、192.1和94.7μg/g,均低于感虫品种TN1中的含量。此外,小粒野生稻内草酸含量为0.38mg/g,明显高于感虫品种TN1中的草酸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