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日千里淳安是历史名茶——淳遂绿产地,远在唐朝就因“香高、味浓、色润、形壮”等特点而著称,我国优良茶树品种之一鸠坑大叶种就出在这里。境内新安江横贯,岗峦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着发展茶叶生产的优越条件。可是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地主残酷剥削茶衣,压底茶价,高抬租金,使广大茶农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一斤茶叶换斤盐,茶农生活苦黄莲,白天麻布当衣裤,晚上棕衣当被铺”就是那时茶农生活的写照。因此,茶叶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批茶园荒芜凋零。到解放前夕,全县茶叶年产量仅11,600担,比战前最高年产量40,554担,  相似文献   
2.
里商公社是一个全山区,全社40个生产队16617人;以生产茶叶、林木、油茶等經济特产为主,占全年总产值的70%,全社6500多亩茶园,去年产茶6837担,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产量6150担的11%。茶叶等山林經济作物不断的发展,粮食生产成倍地增長,突出的矛盾是劳力十分紧張,群众說:“过了清明,人工难寻,采茶制茶,要去半命”。去年春茶时,由于加施春肥,时晴时雨,茶芽猛发,除发动全社干、群全力以赴外,还从外地調来4000多个劳  相似文献   
3.
淳安县是个山区,盛产茶叶,1959年,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力动力资源,大搞制茶机械化。 1959年是茶叶史上特大跃进的一年。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上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茶叶产量达到了78916担,比1958年增长43.5%,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增长374%,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