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安化黑茶,是中华茶业的国宝,是中国茶叶的著名品牌,也是独特的历史文化品牌。安化黑茶产品包括三砖、三尖、一花卷,其中最神秘的是茯砖、千两茶,而对黑砖、花砖只是粗略了解,大部分消费者对黑、花砖存在很大的误解,以为黑、花砖只是版面花纹不同而已。外观来看,两砖面的设计花纹或者字体是完全不同,黑砖版面简单,并印有"黑砖  相似文献   
2.
千两茶加工工艺独特、历史悠久、包装古朴,至今仍备受消费者喜爱。详细解析其加工工艺,使人们充分认识安化千两茶的工艺特点和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千两茶     
湖南黑茶产销历史悠久,历史上安化生产的"三尖"、"三砖",加一卷(即千两茶)都具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当今"千两"虽然是茶叶中的"巨无霸",但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它的历史和加工过程.清道光元年(1821),陕西茶商驻益阳的代表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等物换购,采办的茶叶经去杂、筛分、蒸揉、干燥后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改为小圆柱形,称"筒子茶",又叫"花卷茶",每支重一百两,称"安化百两茶".清同治年间(1862~1874),山西"三和合茶号"与江南边江裕盛泉茶行的刘姓兄弟合作,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制成千两茶,外用花格篾篓,内贴蓼叶、棕片,踩制成花卷茶,俗称"安化千两茶".因踩捆是一道关键性工序,不仅体力消耗大,更需一定技巧,因此刘姓人家视踩制工艺为绝活,对外保密,订有"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之规.至此,千两茶的制作技艺从清同治年间起,一直延续到民国期间.  相似文献   
4.
安化黑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其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极具品质特色、生产加工方式、地域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随着安化黑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安化黑茶受到安化茶企与消费者的更多关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针对地理标志的规范使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良好收效。笔者通过对目前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