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地质因素影响下低丘茶园土壤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丘陵区茶园成土母质以中更新世(Q2)红土为主.由于其中大量氧化铁、铝凝胶的作用,耕作后常出现一特殊的疏松层,容重仅1.0左右,它有保温,保湿,作物易发根等良好作用.试验证明:红壤在熟化过程中,有机质使铁、铝凝胶溶出,疏松层会转为板结.本文提出若干不同于传统的认识:不能笼统地说红壤结构不良;新垦茶地上,应合理利用疏松层的作用,并适当保护;也不应时时提倡破壳中耕松土.  相似文献   
2.
土壤地质环境与茶叶的内在品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不同成土母岩上发育的土壤能影响所产茶叶的品质,在浙江省花岗岩、石英砂岩、变质岩系(片麻岩为主)及部分多石英的凝灰岩上常产优质茶,反之在玄武岩、石灰岩及中更新世(Q2)红土上常所产茶叶的品质较差。本文以茶叶的内在品质对此加以证实。分析的生化指标有: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均指各该项总量)等5项。指标经综合分析,可分为7个等级,都与一定的成土母岩相对应。花岗岩等3种产优质茶的母岩上,土壤都有高硅、低钙、及砂性质地的特征;反之,所产茶叶品质较次的玄武岩及石灰岩上,土壤均有低硅、高钙及粘性质地的特征。Q2红土应属后面一类,但硅与钙的含量不全符合,还须进一步研究。凝灰岩上所产茶的品质居于7个等级中的中档。成果说明:作为外部生态环境重要因素的成土母质,和茶叶内部的生化性质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