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青山绿水育名茶 新昌县地处浙东丘陵山区、曹娥江上游,境内青山连绵,气候宜人.茶园多分布在海拔300m-600m的丘陵山区,远离工业污染,空气清新,土壤多为砂质壤土和高山香灰土.优良的自然环境,从而孕育造就了大佛龙井茶优异的品质.1995年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在茶叶感官审评报告中称:"新昌大佛龙井茶,经检验外形扁平,形似碗钉,色泽嫩绿,汤色杏绿,清香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绿匀称,品质优良,属浙江龙井茶中极品".大佛龙井自1995年获全国农博会金奖以来,至今大佛龙井茶已获中国农博会、国际茶博会及各类名茶奖励30多次.1997年在第三届中国农博会上被评为全国农业名牌产品,1998年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  相似文献   
3.
孙利育 《茶叶》2010,36(1):54-57
本文介绍了新昌县茶业发展的成功方法,分析了新昌县茶业面临的形势,并就今后茶业建设提出了目标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昌县创建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成效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利育 《中国茶叶》2004,26(3):28-29
农业部在2000年下达了首批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计划[农市发(2000)20号文件],新昌县被列为6个全国农产品(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之一,也是全国惟一的茶叶标准化示范区.3年来,按照示范区建设要求,县政府认真规划,积极实施,目前全县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面积达到63000亩,生产无公害茶4225t,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以及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茶树良种无性系栽培及机械化采茶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浙江省农业厅承担的农业部“茶树良种无性系栽培及机械化采茶技术”丰收计划项目,旨在通过无性系良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茶叶生产进一步出效益、上台阶。该项目通过2000~2001年两年……  相似文献   
6.
孙利育 《中国茶叶》2003,25(5):18-19
良种是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提高茶树良种化水平,是实现茶叶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新昌提出建设名茶强县,茶树改良必须先行。认真分析全县良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良种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对推进全县茶树良种化进程,促进茶叶产业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正>新昌位于浙江东部,面积1213平方公里,人口43万。新昌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全国十强产茶重点县"等。境内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产茶历史悠久。1500多年前就栽培茶树。上世纪17世纪中叶,新昌生产的珠茶被誉为"绿色的珍珠",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新中国成立后,新昌成为全国三大珠茶出口基地县之一,出口的"天  相似文献   
8.
加工工艺对秋季(中低档)龙井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地在实际生产中,采用机械工艺制作龙井茶已经十分普遍,但是究竟全程手工、机械与手工结合(简称机手结合)和全程机械加工(简称机制)龙井茶品质比较差别有多大,龙井茶加工的机械化在何种程度是合适的,尚无明确的定论。本文通过对手工、机手结合、机制三种加工方式的秋季原料龙井茶品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各加工方式成品茶的品质特点与工艺要点,为秋季原料龙井茶的标准化工艺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新昌县"十一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利育 《中国茶叶》2005,27(5):14-16
一、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增长方式为途径,以增强茶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提升茶业地位、提升效益、提升品质、提升品牌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技兴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继续改革和完善产业发展机制,加快茶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茶业,逐步引导新昌茶业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内挖潜力,外拓空间,再造新昌茶业新优势,再创新昌茶业新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