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9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福鼎大白茶     
福鼎大白茶(以下简称福大)自选育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树势壮大芽叶多白毫而得名,原产福鼎县点头公社柏柳村.1965年全国茶树品种资源研究及利用学术讨论会上,被列为第一批21个地方茶树良种向全国推荐,据统计目前已有十五个省栽培,是全国引种最广的茶树良种。  相似文献   
2.
茶树特早芽种“早逢春”是一九六六年笔者在福鼎县城郊柯岭乡发现,用单株选育法培育起来的无性系品种。属小乔木型,树势半披张,分枝多,萌芽力强,发芽特早,年长六轮梢,芽叶黄绿,叶形椭园,叶质柔韧,属中叶种,节间较长,白毫尚多,能开花结果。经杭州中国茶科所生化室测定,其化学成份(%)为;氨基酸总量1.89,咖啡碱4.09,茶多酚26.66,水浸出物42.34。  相似文献   
3.
茶叶作为国家二类物资管理三十多年之后,体制和流通改革进入了第二个年头,茶叶从84年最不景气的一年里走过来了,又紧步踏上最景气的一年。今年茶叶开放后的好形势,是我们预想不足的。 三十多年来,茶叶生产发展很快,尤其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发展更快,茶叶供应逐步由紧张趋于缓和,有的地方出现滞销。在销区有的虽然处在虚假的饱和状态,而不少产区却表现出供过于求的积压现象。但在茶叶经营管理上却一直采取统购包销的方式,产、购、销三者经常脱节。生产者不过问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不了解市场的需求;收购部门购进调出,进行中间周旋;加工部门只按规定规格组  相似文献   
4.
福鼎县在1976年春开始种植密植茶园,至1981年有三个茶场三块5.09亩六年生密植茶园亩产超千斤,其中以点头公社东方红茶场2.43亩密植茶园为最高。这块茶园种植行70公分,分三行种植,行距×丛距为30×25公分。每丛两株,81年调查实有茶树9142株。历年干茶亩产量:78年44.8斤,79年640斤、80年807.3斤、81年1146.2斤。目前茶树骨架明显,层次分明,小枝稠密,绿叶  相似文献   
5.
歌乐茶是我县继福鼎大白茶和大毫茶之后又一个有推广栽培价值的无性系茶树品种。 (一) 歌乐茶的叶子形态酷似当地一种红花油茶树的叶子这种油茶树当地称为guo—luo,不知与“皋芦”有无因缘关系。故从当地谐音,而命名“歌乐茶”。  相似文献   
6.
茶树密植在近些年来引起茶叶界的广泛注意,它通过以提高种植密度和改进栽培技术为手段,充分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达到速成高产稳产的目的。目前,全国各地试种面积在不断扩大。我县自一九七六年春开始试种密植茶园,包括今年新植的在内,共种植了近三万  相似文献   
7.
福鼎大白茶(以下简称“福大”)无性系与实生苗的有性繁殖,由于受到异花授粉的影响,其遗传性在无性系与有性系之间是有差异的,不论在植物学特征上和生物学特性上都有可资鉴别之处。  相似文献   
8.
我们县近四年共建设一万二千五百亩密植免耕茶园,今年正式投产开采一千亩,轻采三千亩,取得了大面积一年种、二年养、三年采、四年亩产过二百和小面积一年种、二年采、三年亩产过三百、四年创高产(最高亩产干茶达六百六十三斤一两),初见了成效,大大加速了我县茶叶生产发展的步伐。今年全县茶叶生产量达二万九千五百担,收购量达二万  相似文献   
9.
(一) 大毫茶是我县继福鼎大白茶之后发掘出来的无性系良种.原产于我县点头公社翁溪大队汪家洋村,由茶农林圣松选育的.至今已有百年的栽培历史了.因此,当地茶农原称它为“大号的白毛茶”.五十年代我省茶科所科研人员前来调查搜集茶树品种时,定名为“大毫茶”.此名亦十分贴切地表现该种形态的主要特征.一九六五年在福州召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