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通过对看麦娘抗药性水平的检测以及抗性机理的研究,以期为油菜田看麦娘的抗性治理和科学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整株法测定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4个省13个市17个地区的油菜田看麦娘生物型对精喹禾灵的抗性水平及与烯草酮的交互抗性,分别测定了精喹禾灵与烯草酮对抗性看麦娘(R-TY)、敏感看麦娘(S-NJ)体内GSTS活性。抗精喹禾灵监测结果显示:TY生物型相对抗性倍数最高,为28.92,GR50为90.183。其次为YZ生物型和BLD生物型,GR50分别为34.480和45.472,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11.06和14.58。其余生物型相对抗性倍数在1.62~9.16之间。与烯草酮的交互抗性结果显示:对精喹禾灵产生抗性的TY、BLD生物型对烯草酮也产生了抗性,存在交互抗性,而对精喹禾灵敏感的DYX生物型看麦娘却对烯草酮产生了抗性,说明看麦娘生物型中存在不同的抗性模式。GSTS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经药剂处理后,R-TY生物型GSTS活性始终比敏感生物型S-NJ高,表明TY生物型产生抗性的原因可能是GSTS对药剂的代谢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
以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为材料,通过室内测定,研究了以转Bt基因棉为食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成虫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用转Bt基因棉处理的扶桑绵粉蚧的捕食量与常规棉无显著差异,捕食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异色瓢虫对用转Bt基因棉处理的扶桑绵粉蚧的日最大捕食量明显大于常规棉,所用处置时间短于常规棉,瞬间攻击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