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茶,本来只是中国产的一种草本植物,当中国人走出丛林,告别了茹毛饮血,茶便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伴随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无数文人骚客的艺术灵感被茶的清新自然之气所激发,或口口相传,或落于笔端,或感叹茶的美味,或抒发心中的豪情,逐渐诞生了茶歌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歌为载体,茶为心声,生生不息。探索茶歌中的音乐艺术元素,深刻体会五千年的茶文化精髓,让我们更好地发扬这一艺术形式,用心去品茶,品歌。  相似文献   
2.
全产业链模式:我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产业链模式有其存在的特殊背景和现实意义.在分析乡村旅游产业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全产业链模式是现阶段我国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滞后背景下的一种重要选择.通过分析乡村旅游全产业链的内涵以及实现机理,得出乡村旅游全产业链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最后提出在社会分工专业化的趋势下,乡村旅游产业最终需要在专业分工基础上实现多专业协作,乡村旅游全产业链模式只是我国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过渡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黄皮与山黄皮共5个品种的不同部位进行黄酮、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为黄皮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香蜜黄皮、鸡心黄皮、龙州山黄皮1号、YYS-002和龙州单核山黄皮为试验材料,对其叶、茎、果核及果皮部位采用NaNO2-AlCl3-NaOH测定总黄酮含量、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多酚含量,再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各项抗氧化活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5个品种中叶、茎、果核和果皮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0.34~86.23 mg/g,总多酚含量介于0.54~43.33mg/g,其中黄皮品种的含量普遍低于山黄皮品种,不同部位的含量排序整体表现为果皮>叶>茎>果核。综合对比,龙州单核山黄皮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果皮和叶部位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龙州单核山黄皮果皮的DPPH·、·OH和ABTS+清除率均最高,分别为96.01%、92.23%和76.96%,分别与0.03、0.03和0.01 mg/g抗坏血酸(Vc)清除率相当,对应半清除率浓度(IC50)分别为0.33、0.45和0.52 mg/mL;不同部位的各抗氧化活性强弱也整体表现为果皮>叶>茎>果核。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各抗氧化活性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龙州单核山黄皮果皮抗氧化能力最高,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资源加以深入研究开发。黄酮和多酚类物质均为黄皮与山黄皮发挥抗氧化活性的相关物质基础,且多酚对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