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1.
吴宏玲 《现代农业》2014,(2):110-110
<正>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是福建粮食主产区。全市10个县(市)中有8个列为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其中建阳、建瓯等6个县(市)列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每年提供商品粮约50万吨,粮食净调出25万吨左右,位全省之首。一、基本现状南平市现有耕地面积309万亩,其中水田293万亩,旱地16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9%。2012年全市粮食面积372.2万  相似文献   
2.
浦城县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平市浦城县于2014年申请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该基地于2019年通过验收。总结了浦城县从选择土壤灌溉水洁净度高的农田,使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化学投入品减量化配比和生态栽培等关键环节运用绿色食品标准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3.
南平市是我国传统的茶叶主产区,茶文化源远流长,茶类丰富。本文介绍了南平市茶叶生产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由于其适应性广、生育期短、产量高,近几年成为闽北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特别是加工型“大西洋”马铃薯发展较快,近两年种植面积都在7000—8000亩,其中松溪、浦城、建阳、延平等地种植面积较大,通过发展定单  相似文献   
5.
浦城县通过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从基础上进一步夯实绿色食品产业,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介绍了其做法与成效,为各地创建原料基地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南平是福建省传统的农业大市。地处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1753—1900毫米,年均气温17~19℃,多雨湿润为我市气候的显著特色。每年5-6月降水最多,夏秋之交,常降暴雨引发洪灾;冬春之际,每3~5年又会暴发一次大冻害。对周年发展农业生产不利。如何摆脱不利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成为全市农业工作者长期探求攻克的课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南平市农业工作者就积极探索推广设施农业。综合应用各项科学技术.努力摆脱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川优651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选强优恢复系南恢651与四川引进的高异交率不育系川香29A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8~2009在福建省参加中稻区试表现突出,2010年进入中稻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11002)。2013年引进在延平区大横、西芹、塔前、王台试种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性。  相似文献   
8.
甬优9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与宁波市种子公司联合选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2009年闽北建阳、邵武、武夷山等烟后稻区引进试种,2010年扩大示范面积,2011—2013年在闽北作烟后稻大面积示范推广。主要介绍了甬优9号在闽北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南平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平是福建省传统的农业大市,地处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1753-19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19℃,多雨湿润是我市气候的显著特色。每年5-6月降水最多,夏秋之交,常降暴雨引发洪灾;冬春之际,每3-5年又会暴发一次大冻害,对周年发展农业生产不利。如何摆脱不利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成为全市农业工作者长期探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