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2010年13号台风“鲇鱼”发生后,通过对桉树无性系DH-3229倒伏植株的根系以及对塑料袋容器苗的根系生长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初期苗木的根系扭曲生长或窝根的形成是导致桉树植株风害倒伏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选择轻基质容器苗以及适时定植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可以避免幼苗的窝根,从而减轻植株风害倒伏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萌芽更新造林具有生长快、节省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益等优点,对萌芽力强、实生苗造林成活低的阔叶树种在闽南地区造林中广泛应用,如红椎、闽粤栲等,均取得较好造林效果。巨尾桉(E.grandisx×E.urophylla)作为南方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主要树种,它是选用巨桉、尾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氮素水平对弱筋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和扬麦13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水平(N 105、210和315 kg·hm-2),应用~(15)N示踪分析技术研究弱筋小麦植株氮素积累、转运与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弱筋小麦开花期、成熟期植株及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来源于肥料氮和土壤氮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且来源于土壤氮比例显著高于肥料氮。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弱筋小麦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率为29.44%~41.25%,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为36.51%~60.89%,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2个小麦品种的氮肥生产效率、氮肥利用效率均表现为N105N210N315,且N315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低于N105、N210处理,即弱筋小麦籽粒氮肥生产效率、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本试验条件下,保证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同时,又有相对较高的籽粒产量、氮肥生产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适宜的施氮量应在105~210 kg·hm-2之间。  相似文献   
4.
利用"天达2116"壮苗灵不同浓度营养液,对巨尾桉无性系造林进行了浸苗试验。结果表明:600倍浓度的"天达2116"壮苗灵,对造林成活率影响不明显,但能缩短种植后的缓苗期,显著地促进树高生长,使高生长量较对照增加19.9%。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钾肥对弱筋小麦淀粉粒分布与糊化特性的影响,以弱筋品种扬麦13、宁麦13为材料,设置0、60、120、180 kg/hm2等4个施钾水平,研究钾肥对籽粒淀粉粒度分布与黏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弱筋小麦籽粒B型淀粉粒(粒径≤10 μm)体积、表面积百分比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A型淀粉粒(粒径>10 μm)体积、表面积百分比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钾素有利于B型淀粉粒形成;B型淀粉粒中,与粒径≤2.5 μm淀粉粒组相比,钾肥对粒径为2.5~10.0 μm的淀粉粒组体积、表面积百分比的影响更大;A型淀粉粒中,与粒径10~20 μm淀粉粒组相比,钾肥对粒径>20 μm淀粉粒组体积、表面积百分比的影响更大;施钾对弱筋小麦籽粒B、A型淀粉粒数百分比的影响不显著;施钾60~120 kg/hm2,弱筋小麦籽粒淀粉峰值黏度等参数较其他处理的高;施用适宜钾肥有利于淀粉黏度参数的提高;施钾0~120 kg/hm2范围内,施钾增加B型淀粉粒比例、降低A型淀粉粒比例,进而增加了淀粉峰值黏度等黏度参数。  相似文献   
6.
施氮量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施氮量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和宁麦13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纯氮0、105、210和315 kg·hm-2)处理,分析了施氮量对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淀粉粒度分布与黏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弱筋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与醇溶蛋白相比,氮肥对谷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当施氮量为105 kg·hm-2时,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59%(扬麦13)、11.37%(宁麦13),达到弱筋小麦标准要求;施氮量为210 kg·hm-2时,两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均超过12.5%。增施氮肥能有效提高弱筋小麦籽粒灌浆中后期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施氮0~210 kg·hm-2时,增施氮肥可提高B型(<10 μm)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降低A型(>10 μm)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施氮量对弱筋小麦B型、A型淀粉粒数目百分比无显著影响。淀粉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在施氮0~210 kg·hm-2范围内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高。本试验条件下,要保证弱筋小麦籽粒品质和相对较高的产量,更为适宜的施氮量应在105~210 kg·hm-2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