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树名木镌刻着时代的烙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纪念意义。根据对广州市10区2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树龄鉴定,从地域、树种、树龄等方面阐述广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概括广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广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州市木棉古树进行实地调查,详细记录其生长状况及影响因子,分析木棉古树生长衰老、死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树名木镌刻着时代的烙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纪念意义。根据对广州市10区2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树龄鉴定,从地域、树种、树龄等方面阐述广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概括广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广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一品红分别在缺氮、磷、钾、钙、镁、硫、铁七种元素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症状,并采集其外部形态指标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一品红在七种缺素条件下明显表现出七种不同的缺素症状,其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各种缺素症状出现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为研究其需肥特点及快速营养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第五批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树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州市第五批待测树木逐株进行实地调查、树龄鉴定、GPS定位,为每株古树名木建立电子档案,挂牌保护,并纳入“数字市政”古树名木管理系统。根据实地调查和树龄鉴定结果。分析广州市第五批古树名木种类数量、分布情况、资源特点,进行数据入库,讨论了该批古树名木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古树资源分布及文化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广东省古树资源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影响其分布格局的文化要素。结果表明,古树组成种类集中,榕树、樟树、枫香、荔枝和龙眼5种古树占总株数的55.40%;总体树龄偏低,三级古树占93.07%。古树分布山区多,滨海少;村落古树数量远多于城市;历史名城古树数量普遍高于新城;风水林、公园景区、寺庙宗祠和学校等文化空间是古树的集中分布点。古树的组成与分布特征除了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更受到农业种植文化、植物个体文化、风水林文化、宗教与宗祠文化、开发与迁移文化等要素影响。这些古树文化既是古树组成与分布的重要成因,也是古树保护与利用的价值所在。基于资源分布及文化要素出发的举措应该成为古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对广州市园林绿地木棉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近年来木棉树种植缺乏规划指导、应用中无法体现其在"花城特色"中的地位等问题,提出广州市木棉景观的种植规划。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7棵古树进行PICUS检测并与目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后发现,PICUS可以得出古树整个横截面的断层诊断画像,能够比较准确的定位古树外部可见的树洞和内部的空洞,可以为古树健康状况与安全性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分析PICUS检测存在的不足和操作人员对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广州市古树名木的现状,叙述其保护管理工作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对广州市沙面古树群土壤的调查表明,沙面土壤多为碱性至强碱性,近一半的土壤养分不足、有机质含量低;59.22%的土壤全氮偏低至缺乏,98.68%的土壤全磷偏低,55.26%的土壤全钾含量处于正常水平,土壤质地多数能满足古树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