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6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已报导的部分树资源(或类群)的叶片大小、形态及叶片遗传力的资源的分析研究,认为叶片长、宽的变异度可作为茶树地方资源(或类群)变异或丰度的标识性依据之一,进而认为,全国野生茶树资源、赣南茶树资源和郴州地区茶树资源均变异度大,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省部分茶场茶园承包管理中经营规模和投资规模效益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管理水平下,国营茶场以劳平经营0.3 ̄0.4hm^2和每公项投入4000元以上时效益最佳,乡村茶场则以投入水平高时效益较佳。  相似文献   
3.
引言实践证明,台刈与重修剪是改造树冠、复壮树势的有效手段。习惯上多在早春(二月中、下旬至三月上旬)进行,因为这时根部贮藏养料最多,有利于新枝的萌发生长。故有人提出台刈效果自春至冬,随着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4.
澳格利茶叶缓控释肥施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间对比试验表明,施用澳格利茶叶缓控释肥处理,比施用等养分俄罗斯进口复合肥处理,茶树生长量均有增加,其中树宽、新梢长和每株着新梢数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标准;春茶鲜叶测产,每667m^2的单产增产40.51%,达极显著水准;茶叶硒、锌和氨基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茶叶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等三个地理位置不同的茶叶生产单位产量递年变化率与部分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气象因子与茶叶产量相关程度随地域和栽培管理水平而异的结论。气候越宜茶,相关程度越小。地域性气候不同,气象因子中作用于茶叶产量的主导因子也往往有异。复合因子比原单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增大。  相似文献   
6.
刘富知  朱旗 《茶叶通讯》1992,(3):14-16,30
茶树系一种常绿长寿的木本植物,其寿有达八百岁者。但在栽培条件下,由于人们的强烈干预,显著缩短茶树的寿命,且越是远离根茎部的枝条衰退越快。然而,茶树为延续自己的生命,当地上部部分或全部衰退时,骨干枝的中下部、根茎部、乃至根部的不定芽或潜伏芽便抽生出新的生长势特强的枝条,以取代原有枝系,重新形成较旺盛的树势和生产能力,这就是茶树的自然更新。茶树更新修剪(台刈、重修剪等)正是利用茶树这种自然更新(或称再生)能力。这种修剪在树龄多大时进行为宜,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7.
关于茶禅一味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富知 《茶叶通讯》2006,33(4):48-51
随着近十余年来,茶道、茶文化热的兴起,有关茶文化、茶道与儒、释、道的关系在众多的时文中亦有所表述。其中,尤以谈论茶文化与佛文化关系的所谓“茶禅一味”命题的诸多。一讲到“禅”,便让人联想到古印度伟大哲人释加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及其后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佛文化。由于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唐代,佛文化在我国的迅速传播和发展,尤其是“禅宗”的异军突起,四众弟子中习禅的比比皆是,不少对佛文化感兴趣的文人墨客也深度不一地涉猎“禅宗”。许多禅寺禅师对植茶、饮茶感兴趣,对茶业、茶饮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崇和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僧侣们既坐禅又饮茶,随着时日的推移,终于升华出“茶禅一味”之说。  相似文献   
8.
茶树新梢在一年内有节奏的生长决定了茶叶产量的季节性(或轮性)。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这种季节性是很有意义的。虽然所有茶树或茶园的产量都有着季节性分配这一共性,但不同的茶树或茶园这种季节性分配的此例往往有别。有的春茶比例大,有的夏茶比例大,有的秋茶为数可观,而有的则甚微。关于采秋茶问题,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茶叶界讨论此较多。近来有人从提高湘绿品质出发,提出了少采或不采秋茶的看法。各季茶对全年产量的关系若何? 秋茶能否少采或不采,还是非采不可? 本文拟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茶区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且面临管理粗放、水土冲刷、肥力下降、生态失衡、农药污染和效益低下等多重压力,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是非常迫切的,茶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比较合适的发展观。从本质上来讲,生态茶园、无公害茶园、“两高一优”茶园等模式都是这一发展观的产物。1 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的目标和内容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实现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