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Florisil固相萃取法联用气相色谱测定油脂中sn-2位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与气相色谱分析相配套的高效前处理方法,以测定不同物种来源的油脂中sn-2位(β位)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考察了Florisil固相萃取柱对经sn-1,3专一性脂肪酶水解后的油脂各产物的分离富集能力,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Florisil固相萃取柱能有效地将sn-2单甘脂从油脂水解产物中分离;同时发现Florisil固相萃取可以实现油脂水解产物中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单甘脂及游离脂肪酸的依次分离。5种不同来源的油脂(植物油、藻油、微生物油脂、鱼油和海豹油脂),水解后经Florisil固相萃取柱萃取,联用气相色谱测定sn-2位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植物油、藻油和海豹油中sn-2位主要为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sn-2位中C18∶1,C18∶2和C18∶3约占95%;藻油sn-2位中C16∶1,C18∶1和C18∶2约占50%;海豹油sn-2位中C16∶1,C18∶1和C18∶2约占67%),菌油和鱼油中sn-2位多为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菌油sn-2位中C20∶4约占37%;鱼油sn-2位中C20∶5,C22∶5和C22∶6约占40%)。  相似文献   
2.
甘油三酯中脂肪酸的组成、碳链长短和双键数目是影响油脂物理化学性质及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脂肪酸在甘油骨架上的位置分布影响结构脂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随着脂质功能的开发,结构脂质的研究备受关注。综述了酶法合成结构脂质反应中的脂肪酸酰化位置选择性的影响因素,重点评价了酶促酯交换反应中脂肪酶的催化特异性、反应的环境介质及不同的物理辅助条件等因素对脂肪酸酰化位置选择性的影响,并介绍了甘油三酯中脂肪酸酰化位置的分析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酶法合成结构脂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富含花生四烯酸(ARA)的微生物油脂为原料,建立了富含ARA的1,3-甘油二酯的酶法合成工艺。系统考察了酶促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及酶添加量对1,3-甘油二酯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实验,确定最佳的合成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2.7h,反应温度57℃,ARA与甘油的底物摩尔比为2.5∶1,酶添加量7.9%。在此最优条件下,1,3-甘油二酯的相对百分含量可达到73.5%,其中1,3-ARA-甘油二酯含量为38.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