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为了明确可降解秧盘育插秧技术在北方寒地水稻生产中利用的特点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黑龙江浓江农场在2016年和2017年以龙粳46和龙粳52为材料,利用可降解钵毯秧盘进行育插秧试验,并以塑料钵毯秧盘育插秧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塑料秧盘育插秧相比,用可降解秧盘育秧可以提高机插秧苗素质,改善机插效果,水稻增产1.7%~3.5%。该技术具有育插秧方便、省工节本、绿色环保、增产增效等特点,适于在黑龙江垦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分蘖肥施用时期的后移,水稻㎡穗数,逐渐增加,而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逐渐降低,返青后第5天施分蘖肥较对照比减产17.1 kg/667㎡、减产率为2.6%;返青后第10天施分蘖肥,较对照比减34.7kg/667㎡、减产率为5.4%,因此建议水稻返青后应立即追施返青分蘖肥。  相似文献   
3.
水稻侧深施肥(亦称侧条施肥或机插深施肥)技术是在水稻插秩的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侧位土壤中的施肥方法。施肥位置在苗侧附近,秧苗返青后肥料很快被吸收,与表层施肥和全层施肥不同的是侧深施肥肥料集中施于还原层,与土壤接触少,肥料浓度高,微生物获取少,脱氮少,水稻吸收利用率高,是一种可促进前期生窗、防御低温冷害、省工、省成本、减轻水质污染的低成本稳产、高产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10%井岗·蜡芽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井岗·蜡芽菌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喷施10%井岗·蜡芽菌的处理纹枯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了14.36%,防效达到68.67%,理论产量689.4 kg/667m2,比对照增产6.4%。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寒地覆膜机插栽培种植有机水稻的效果及经济效益,以优质水稻品种龙稻18为材料,采取水稻超早育秧、佰士农生物基降解地膜覆膜插秧。试验表明,覆膜机插种植提高稻田土壤温度3℃~5℃,减少井灌水用量2 068.5 m~3/hm~2,促进水稻增产9.96%,并降低有机稻生产除草的成本9 750元/hm~2,增加效益9 577.5元/hm~2。经济效益显著,适宜北方寒地稻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水稻钵形毯状育秧栽培技术是一项结合钵育摆栽与机械插秧技术共同优点的新型技术,为验证钵体毯状苗育秧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为农场水稻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更好的应用该技术,也是为寻求水稻高产的一条新途径,提供  相似文献   
7.
通过有机育苗技术培育的秧苗素质好于常规育苗.试验发现,有机育苗培育的秧苗在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和根数量上较常规育苗分别重0.9g、1.1 g、多1.1条根.  相似文献   
8.
水稻钵形毯状育秧栽培技术是一项结合钵育摆栽与机械插秧技术共同优点的新型技术,为验证钵体毯状苗育秧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为农场水稻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更好的应用该技术,也是为寻求水稻高产的一条新途径,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特进行水稻钵形毯状育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