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红麻地膜栽培,就是红麻播种后,立即用地膜覆盖麻地表面,当麻苗出土时,及时将地膜剪开一个个小洞,让麻苗钻出膜外,以后一直盖到收剥。1982年,我县光明、新楼下等六个大队进行了地膜栽培试验,面积共6.69亩,平均亩产1106.6斤,比不盖膜亩产965.6斤,  相似文献   
2.
我县种麻历史悠久,是浙江省高产麻区之一。1982年通过贯彻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黄、红麻生产又夺得了大丰收。全县21827亩黄麻和红麻,平均亩产982斤,比大丰收的1978年增产38斤,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红麻地膜栽培,就是红麻播种后,立即用地膜覆盖麻地表面,当麻苗出土时,及时将地膜剪开一个个小洞,让麻苗钻出膜外,以后一直盖到收剥。1982年,我县光明、新楼下等六个大队进行了地膜栽培试验,面积共6.69亩,平均亩产1106.6斤,比不盖膜亩产965.6斤,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长果种黄麻茎部病斑,以往统称茎斑点病。近年来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研究,长果种黄麻的茎部病斑主要有黑点炭疽病与茎斑病两种。茎斑病主要发生在黄麻生长的中后期,一般不侵入纤维  相似文献   
5.
我县种麻历史悠久,是浙江省高产麻区之一,1982年通过贯彻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黄、红麻生产又夺得了大丰收。全县21827亩黄麻和红麻,平均亩产982斤,比大丰收的1978年增产38斤,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红麻由于“南种北植”,延长了营养生长期,在我县至10月中旬,仅少数麻株开花,一般采取鲜皮精洗,容易发生脱胶偏熟的问题。为了研究红麻鲜皮精洗脱胶程度对产量与质量的关系,以解决目前大部分生产队红麻精洗脱胶过熟,影响红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俞宝大 《中国麻作》1981,(2):22-23,21
一、前言 长果种黄麻茎部病斑,以往统称茎斑点病。近年来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昕研究,长果种黄麻的茎部病斑主要有黑点炭疽病与茎斑病两种。茎斑病主要发生在黄麻生长的中后期,一般不侵入纤维层,因此,对纤维产量、强力、品质影响较轻。而黑点炭疽病在黄麻整个生育期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红麻由于“南种北植”,延长了营养生长期,在我县至10月中旬,仅少数麻株开花,一般采取鲜皮精洗,容易发生脱胶偏熟的问题。为了研究红麻鲜皮精洗脱胶程度对产量与质量的关系,以解决目前大部分生产队红麻精洗脱胶过熟,影响红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我们于1978年在中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