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是一个"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典型江南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2 947 km2,人口33万.2004年GDP 18.2亿元,农业总产值4.16亿元,其中生态农业产值2.8亿元;全县茶园面积8 800 hm2,产茶5000 t,茶业系列产值1.32亿元.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茶叶就是婺源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和民生产业.为做优、做强、做大茶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江西婺源县结合本县茶产业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从茶叶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婺源传统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婺源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发挥地域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努力建设茶业强县,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茶业就是婺源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和民生产业。为做优、做强、做大茶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江西婺源县结合本县茶产业实际情况,制定了从茶叶生产、加工至市场销售的一系列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茶与婺源的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婺源产茶始于汉,盛于唐,兴于今。婺源茶业不但见证了婺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轨迹,而且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婺源茶叶的历史地位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婺源传统的特色产业,追溯历史,婺源产茶始于汉而盛于唐."唐载茶经"说明了婺源产茶历史与规模;"宋称绝品"则说明婺源茶叶的天然品质被人们认同和推崇;"明清入贡"是婺源茶叶政治地位的升华;"中外驰名"表明婺源茶叶走出国门,被世界公认,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7.
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全国首批无公害茶生产、出口示范基地县、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茶叶是婺源传统的特色富民产业,实施"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9.
为了提升婺源茶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突破茶业经济发展的质量瓶颈,2005年初,在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该县依托大鄣山茶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启动了农业部<婺源县大鄣山茶质量安全控制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与示范>项目(简称农业部GAP项目).一年多来,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带动和辐射,全县茶叶生产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茶业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婺源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一个“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典型江南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2947 km2,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28万,2005年GDP23·1亿元,农业总产值4·32亿元,其中生态农业产值3·2亿元。全县茶园面积13·27万亩,年产茶6000 t,茶业系列产值2·16亿元。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是朱熹故里,詹天佑桑梓,江泽民同志的祖籍地。婺源既有“书乡”之称,又有“茶乡”之誉。是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第一批外销茶出口基地县,全国第一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是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