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2.
Outlast纤维是一种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智能纤维。研究了粘胶型Outlast纤维与真丝不同组分比交织物的调温性能,以及染整加工对织物的调温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粘胶型Outlast纤维与真丝的组分比为57∶43时,织物具有良好的调温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其热焓为5.41 J/g;染整加工使织物的调温性能有所下降,精练后织物的热焓下降到5.17 J/g,染色后织物的热焓进一步下降到3.94 J/g;采用相变微胶囊对染色后的织物进行整理,可使其热焓上升到7.71 J/g,扫描电镜(SEM)下显示相变微胶囊附着于织物表面。  相似文献   
3.
聚氨酯型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在蚕丝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变材料及其微胶囊的制备是调温织物的核心技术。以聚氨酯(PU)为壁材,相变石蜡为芯材,合成了聚氨酯型相变微胶囊,并且将其应用于增强蚕丝织物的调温功能。生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图片显示合成的聚氨酯型相变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表面形貌;激光粒度测试可见微胶囊的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78μm;微胶囊的红外谱图证实其中有聚氨酯结构的生成;热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该微胶囊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分别为23.80℃和70.31 J/g。经聚氨酯型相变微胶囊整理后的真丝绸具有较明显的调温效果,其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分别为24.28℃和1.82 J/g。  相似文献   
4.
5.
茶树良种繁殖中,大部份采用茶籽直播和无性扦插繁殖来建立良种母本园,该方法花工多,投资大,成本高,推广良种繁殖速度较慢,需长达5—6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在利用现有成龄茶树作砧木,嫁接建立茶树良种母本园,只需几个月的时  相似文献   
6.
制备不同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用于真丝纤维改性,提高真丝织物用活性染料进行无盐染色的上染率和染色牢度。以二乙烯三胺与丙烯酸甲酯为原料,改变合成单体的反应时间(0~6 h),制备出不同的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0)~HBP-NH2(6)。通过红外光谱和氨基含量测试证明HBP-NH2中含有大量的氨基和亚氨基等碱性基团,热重分析显示HBP-NH2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将制备的7种HBP-NH2分别用于真丝织物的改性,改性后的真丝织物在以活性染料进行的无盐染色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染色性能,其中以HBP-NH2(5)改性后的真丝织物具有较高的染色K/S值和较好的色牢度。将HBP-NH2作为真丝纤维改性剂,可以实现用活性染料对真丝织物进行无盐染色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在催化剂次亚磷酸钠(SHP)的作用下将β-环糊精(β-CD)接枝到真丝纤维上,然后浸渍加入具有驱蚊功效的薰衣草精油使其包合在β-CD空腔中,制备出具有驱蚊功效的真丝织物。设计单因素试验优化β-CD接枝真丝织物的工艺参数,当BTCA和β-C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g/L,SHP的质量浓度为60 g/L,170℃下焙烘3 min或180℃下焙烘2 min,真丝织物的接枝增重率可达1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β-CD已成功接枝至真丝织物上,且可耐15次以上的水洗。接枝β-CD的真丝织物能够赋予薰衣草精油缓释的效果,且放置8 d后对按蚊仍可保持75%以上的驱避率。此方法制备的防蚊真丝织物效果持久可重复使用,且具有对人体无毒害、环保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天然藏青果提取物中的多酚成分能与甲醛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制备具有除甲醛功能的真丝织物。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为:整理温度70℃,整理时间2.0 h,整理液pH 4。在此工艺条件下,用质量分数为8%的藏青果提取物粉末整理制备的真丝织物24 h对空气中甲醛的去除率可达到84.5%,较普通真丝织物对空气中甲醛的去除率提高74.7个百分点。进一步用金属离子处理真丝织物,可有效改善织物除甲醛功效的耐洗性能,其中:Fe2+离子处理织物经10次洗涤后,甲醛去除率仅下降5.2个百分点;Al3+离子处理后,甲醛去除率仅下降4.9个百分点。试验表明,利用藏青果提取物整理及金属离子后处理制备的真丝织物具有明显的除甲醛功效,且织物的耐洗性能良好,是一种新型健康环保的织物。  相似文献   
9.
天然染料是指从植物的根、叶、树皮、树干、果壳、花或动物分泌物、矿物质中提取而来,制备过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天然染料与生态环境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除染色功能外,部分天然染料还具有药物保健功能。天然染料是可再生资源,可与合成染料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
桑椹红色素在蚕丝织物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余志成 《蚕业科学》2004,30(1):59-63
对桑椹红色素的提取方法、稳定性及其在蚕丝织物上的染色性能、染色牢度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对染色后蚕丝织物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 :桑椹红色素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 ;经桑椹红色素染色的蚕丝织物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性能 ,在 2 0 0~ 4 0 0nm紫外波段中 ,紫外线透过率为 2 3%~ 5 1% ,选用合适的媒染剂可以使紫外线透过率下降到 1 9%~ 3 2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