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麻粤743选1、选2试验示范简报王云琴,仲展华(浙江省杭州市农业局特产处310002)为探索我市红麻生产的后备新品种(系),1994年从广东省引种粤743选1和选2两个新品系在我市试种,为今后推广应用打好基础,试验结果如下:一、选三、选2的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2.
3.
一、早蕾早花发生情况 1991年和1992年,杭州市红、黄麻产区特别是萧山市产区,种植的青皮三号红麻,连续两年发生早蕾早花。1991年全市种植青皮三号红麻24.25万亩(其中萧山市19.80万亩),占全市红、黄麻总面积的95.3%,该年从7月底至8月上旬起,先后普遍发生不可逆转早蕾早花,现蕾开花期提前了50天左右。据8月15—18  相似文献   
4.
“合理间套”是麻区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有效途径王云琴,仲展华(浙江省杭州市农业局310002)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合理调整种植布局,积极探索提高麻田经济效益的种植模式,这是麻区发展农业的重大课题。为此,根据我市近年来部分麻区的间套经验和我市内地麻...  相似文献   
5.
增产菌是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一种植物保健细菌。据资料介绍,农作物应用后可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对作物和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为探索增产菌在红麻上的应用效应及较佳使用时间和剂量,1990年我们在萧山市主产麻区的党山、河庄、长河、浦沿等乡镇进行了大田示范和同田对比试验。所用增产菌剂型为广谱型粉剂和液剂。  相似文献   
6.
7.
杭州麻区是浙江省的重点麻区,常年种麻面积二十八万亩,约占全省的66%左右,随着生产不断发展和新品种不断涌现,我市红黄麻品种也随着改变,六十年代中期杭州麻区的品种几乎是清一色的长果种黄麻,麻种全部自给有余,其后,逐步引种广东省的新园一号、、二号和粤园4号、5号园果种黄麻,到六十年代末,园果种黄麻面积已达5.12万亩,约占麻地总面积的18%左右,1973年发展到11.92万亩,占麻地总面积的41.08%,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8.
萧山是全国重点产麻区。为了培肥地力,持续稳定地提高红麻产量,我们于1988~1990年,针对麻区的耕作制度和红麻生长所需的特定条件,以红麻需肥、土壤供肥和肥料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命题,围绕“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高产栽培”等主要技术环节,先后在  相似文献   
9.
粤74—3(以下简称74—3)是广东省农科院经作所用EV—41×非洲红麻选育而成。1988年经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86—1989年萧山市和余杭县曾先后引进试种,结果在产量与抗炭疽病等方面均优于当前大面积种植的红麻青皮3号(以下简称青3)。为充分发挥该品种在我市红麻生产中的增产作用,1990年我处与萧山市、余杭县从广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