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北方发展鸵鸟养殖前景诱人李冠元,丛志坚,张杰(辽宁省鞍山市绿洲实业有限公司鸵鸟养殖研究所114011)-、概况鸵鸟原为一种世界巨型鸟粪,原始生活于干旱、沙漠地带,最早驯养于南非和澳洲,随后加拿大、英国、美国等相继引进饲养。目前,世界上养殖鸵鸟最多...  相似文献   
2.
为了搞好辽宁省多种落叶果树的生产,省果树学会,沈阳农学院园艺系、省农业局果蚕处于七月二日至七月四日在锦州市果树农场共同主持召开了辽宁省杏品种鉴评会。参加鉴评会的除省内农业院校、科研、生产、外贸、商业、产品加工等部门外,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以及吉林、黑龙江的科研单位也派员参加  相似文献   
3.
4.
5.
1 概况 鸵鸟原为一种世界巨型鸟类,原始生活于干旱、沙漠地带,最早驯养于南非和澳洲,随后加拿大、英国、美国等相继引进饲养。目前,世界上养殖鸵鸟最多的国家是津巴布韦和中美洲,不仅养殖上千只种鸟群,而且有较大的商品鸵鸟基地。自从80年代以来,美国和澳大利亚鸵鸟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数量逐年上升,并已向鸵鸟深加工产业化发展。 我国鸵鸟养殖业起步较晚,1992年广东江门市以每只6万美元从美国引进8只非洲鸵鸟,建立了我国和亚洲第一家鸵鸟养殖场,现已产出鸵鸟560只,除自留种苗外,还供应省内外种雏100多只。近年来广州、南昌、佛山、  相似文献   
6.
在0~3次中耕条件下研究了中耕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和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中耕降低了0~20cm耕层土壤水分含量,玉米生育后期0~10cm土层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免中耕处理平均值高于其它处理;收获期10~20cm土壤容重处理间差异显著,在子粒形成期、乳熟期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其中各时期免中耕土壤容重最大。中耕对土壤孔隙度数量、比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中耕降低了脲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转化酶的活性。少中耕有增产的趋势,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2002~2003年在0~3次中耕条件下研究了中耕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中耕增大了玉米倒伏率,降低了玉米最大叶面积指数、株高及各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对花粒期玉米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少中耕有增产的趋势,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鸵鸟疾病临诊手记2则@丛志坚¥辽宁省鞍山市科委农村处@丛恕增鸵鸟疾病临诊手记2则丛志坚(辽宁省鞍山市科委农村处114001)丛恕增(辽宁省鞍山市大石街42-1号114004)1.皮下气肿在一次给4月龄以上的鸵鸟打牌号的捕抓鸵鸟过程中,发生2例皮下气肿病例。...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