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试验观察发现,目前推广的3类抗虫棉品种,在无病田种植,均未发生枯萎病但都发生了黄萎病,发病株率在63.35%~81.65%,病情指数在21.66~44.55;品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杂交棉在抗黄萎病方面没有表现出优势.根据试验结果,综合多方面对黄萎病的研究,棉花品种抗病性差和种子带菌应是黄萎病普遍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根治棉花黄萎病,选育抗性强的品种是基础,生产无菌种子是关键,建立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是保证.  相似文献   
2.
棉花喷施不同药剂对黄萎病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生育期间喷施几次不同的药剂对黄萎病都有一定的防效,但预防效果各不相同,预防效果在5.35%~49.55%.防效最好的是甲基托布津(49.55%),其次是多菌灵(44.24%);预防效果最差的是棉花保苗王(5.35%),其次是白糖 大蒜(14.17%).因此,在棉花生育期间喷施几次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等杀菌剂对预防黄萎病仍是一项切实有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冬前对群体较大、明显旺长的麦田采用处理措施,可明显控制单株分蘖、缩小春季最大群体、提高成穗率,对增加粒重、提高产量也有不同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深划锄断根和喷多效唑2个处理,增产效果都在10%以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丁述举 《江西棉花》2004,26(6):32-35
2004年棉花苗、蕾期生长发育有些异常,分析原因主要与2004年异常的气候条件有关,今后如再遇此情况,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越冬甘蓝主要利用冬春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管理简单省工,在冬闲地上种植不影响春季粮棉瓜菜等种植的基础上,每公顷一般可增收1.5万~7万元,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因此深受农民欢迎,目前已在黄河中下游、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15℃的地区广泛推广。但从农民种植情况来看,有的效益很低,甚至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选用品种不当和栽培措施不合理,现将越冬甘蓝的品种类型及其栽培管理中的主要不同之处介绍如下。1品种类型不同,适宜茬口有异现推广的越冬甘蓝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适于早种早收类型(以下简称早茬甘蓝),一般在9月上旬前后栽植,元旦到…  相似文献   
6.
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年选用5个花生品种,研究了起垄播种、起垄覆膜、露地平种3种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影响较小,5品种各农艺性状变化规律相似,分指数、结果枝数以起垄覆膜最多,起垄播种次之,露地平种最少。而对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结果影响较大,产量高低分别为起垄覆膜起垄播种露地平种。  相似文献   
7.
棉花新品种原种和杂交棉比常规棉一般可增产10%-20%,且品质好。但由于目前我国棉花制种主要靠“徒手去雄法”,致使种子价格昂贵,且制种数量有限,因而影响棉花新品种及杂交棉迅速大面积推广,特别是杂交棉,目前我国仅占植棉面积的10%,而国外有些国家已达60%  相似文献   
8.
棉花芽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芽苗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在品种、处理都相同的情况下 ,移栽棉花与直播棉花在生育进程、生育状况、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结果等方面都无明显差异 ,但可明显节约用种、减少投资 ,加速杂交棉及新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9.
经过2008年对夏直播花生高产试验中18个小区地下害虫危害花生荚果的调查分析,发现金针虫是危害夏直播花生荚果主要害虫之一。金针虫危害比率大,危害果数可达虫害果数的50.0%~84.05%,平均64.57%,占总果数的14.55%,接近蛴螬危害的2倍;其危害症状与蛴螬明显不同,会严重降低花生产量和品质,虫害果数量与有效产量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因此在生产中应加强对金针虫的防控。  相似文献   
10.
中熟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国欣棉18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述举 《中国棉花》2008,35(8):30-30
介绍了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棉新品种国欣棉18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