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禽病药物防治的误区和合理用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养禽是农村中一条致富大道,家禽由农家散养发展到规模饲养,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也带动和促进了养禽科学的进步、疾病防制和研究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集约化养殖的普及和禽产品与活禽流通加快,禽病的危害也日益复杂、严重。为了减少疾病给养禽业带来的损失、维护家禽健康、改善家禽生产性能、提高饲料报酬,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家禽疾病是维系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有机稀土化合物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有机稀土化合物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选用480只良凤花肉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l%、2%、3%有机稀土化合物(稀土含量分别为0、65、130、195mg/kg饲料)。56天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适宜比例的有机稀土化合物可明显提高肉鸡日增重,改善饲料转化效率,经济效益显著。本试验试验组血糖、血清总蛋白、血清总脂、脂肪酶、全血过氧化物酶、SOD酶、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T_3等生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营养消化利用率都有提高(P>0.05)。  相似文献   
3.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用于检测受检血清抗体的试验。血凝(直接血凝)反应(HA):某些病毒或病毒的血凝素,能选择性地使某种或某几种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血凝抑制反应(HI):当病毒的悬液中先加入特异性抗体,且这种抗体的量足以抑制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时,则红细胞表面的受体就不能再与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直接接触,这时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就被抑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在各地迅速发展。在福建,采用再生法栽培模式,厂家都实行自行制作菌种。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3个层次,其制作过程包括培养基配制、接种、菌丝培养等。在制种过程中,培养基灭菌和接种操作等不规范都容易造成污染,掌握好菌种制作技术是控制污染的关键。笔者从事金针菇菌种生产已有多年,其污染率控制在2%以内,现将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评估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及防控效果的基本手段,也是流行病调查和疫情分析评估的关键环节,通过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可以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考核免疫质量、重大疫病预警和评价疫苗质量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绣球菌子实体中等至大形,肉质,由一个粗壮的柄上发出许多分枝,枝端形成无数曲折的瓣片,形似巨大的绣球而得名。绣球菌比其他食用菌含有更丰富的多糖、V_C、V_E、矿物质,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根据绣球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工厂化条件下绣球菌高产优质栽培的选种、培养料制作、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收等技术要点,以期为绣球菌工厂化安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在各地迅速发展.在福建,采用再生法栽培模式,厂家都实行自行制作菌种.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3个层次,其制作过程包括培养基配制、接种、菌丝培养等.在制种过程中,培养基灭菌和接种操作等不规范都容易造成污染,掌握好菌种制作技术是控制污染的关键.笔者从事金针菇菌种生产已有多年,其污染率控制在2%以内,现将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