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概况徐州市饲养黑白花奶牛,已有50余年历史。徐州市乳品公司由一九五六年数十头乳牛发展至今全群1700余头。原牛群来源复杂。一九七○年前成乳牛年单产始终在4000公斤徘徊。多年见母必留,年淘汰率7.8%;但一九七八年以来,连续六年,全群成乳牛年单产始终超过5000公斤,一九八一年高达5900公斤。305天产奶量超万斤的高产个体4头:其中7756号乳牛一九八一年创头胎牛305天产奶量9837公斤的全国最高纪录。为了探讨全群高产的原因,我们对徐州市乳品公司黑白花乳牛乳房形状与产奶量关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系统集成度高、速度快、适合大量数据实时处理的特点,分析微弱信号的双相位相干检测原理,从应用的角度研究基于DSP实现的双相位检波模式的优点.利用DSP产生精确的相干波,从而使谐波的抑制能力可以达到-120dB.随机噪声中的信号幅值误差可以达到0.45%.相位误差0.228%.构建了一个以DSP为核心高精度的微弱信号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3.
广东的缫絲工业虽有过悠久的历史,工业設备上也有相当的基础。但在帝國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資本主義长期慘重的压迫和摧殘下,至解放前(1948—1949年)巳陷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只剩十多间破烂摊子的小型缫絲厂。全部設备都是将近相隔一个世紀(八十多年前)的意大利式两绪座缫車。厂房破烂,生产工具不齐全。由于設备和技术落后,造成产品質量低,數量少,成本高。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扶助缫丝工业恢复和发展。首先用貸欵和定貨加工方式使其迅速恢复生产。同时由政府投资建立新式的順德丝厂,另一方面沒收幾家地主恶霸及官僚资产的私营工厂,由政府直接  相似文献   
4.
产品缺陷与质量不合格是两个具有不同法律意蕴的概念。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两个概念的分析与比较,阐述我国产品质量法中有关产品缺陷规定中存在的矛盾:同时透视立法者关于产品责任的立法思考,并评述有关学者对产品缺陷的一些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丙硫苯咪唑是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于1979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新的高效、广谱、低毒的驱畜禽体内寄生虫药。小试品经40头  相似文献   
6.
香菇生产通常安排在晚秋或早春,气温在10~25℃之间,昼夜温差在10%以上的季节。适宜在山势高峻,夏季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树木繁茂,林产资源丰富的地方生长。在5月~9月份出菇,此时市场香菇短缺,价格较高。栽培0.07km2香菇,产值2.5万元以上,纯收入1.8万元以上。该项技术在得到推广应用,取得  相似文献   
7.
禽住白细胞虫病流行于东南亚等地。我国福建、广东、台湾、北京、上海等省市也先后发现。1983年我省丽水地区也有发现。1984年至1985年期间,我们与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血吸虫病研究所和丽水地区畜牧兽医站一起,在本省龙泉和庆元两县作了调查,经对住白细胞原虫形态的观察,认为是沙氏住白细胞虫。  相似文献   
8.
蝇类是畜禽外寄生虫之一,它能传播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对畜牧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近年来灭蝇工作受到畜禽场的重视。但由于畜禽场粪便污染严重,成为蝇类的孳生地,给灭蝇工作带来困难。为此我们自1990年起,研究畜禽场舍蝇的防制方法。曾试用了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微生物和昆虫激素等五类16个药物和组方,取得了三个较好的灭成蝇制剂,其中以粉剂“蝇蚊殁”最优。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蝇蚊殁和其他药物室内灭蝇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9.
初乳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不能供人食用,混入常奶中,也会影响鲜奶和乳制品的质量。我们吸取国内外的经验,结合徐州市奶牛场产犊较集中、初乳阶段性增多的特点,进行了初乳发酵,代替常乳饲喂犊牛的试验。 选出生时间和初生重接近的犊牛6头,50升的缸2只,120升水泥浴池及温度计等。 将6头犊牛分别称重,随机均分成两组,一组作为试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利用7天内所挤的初乳,倒入缸内并加盖,放入20℃左右的浴池内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2小时取样一次,滴定其酸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发展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熙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346-347
中国“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健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3大支柱 (农业科技、金融、保险 )之一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 ,发展农村保险市场 ,成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笔者介绍了我国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历程和现状 ,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探讨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 ,并提出完善农村保险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