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3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花茶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是危害农业、林业的危险性害虫。探讨了金花茶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工机械对煤矿区复垦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建筑垃圾、粉煤灰、煤矸石作为填充材料,研究自卸汽车和履带式推土机2种不同复垦机械在不同压实次数下,土壤颗粒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复垦中通过1,3,5,7,9次机械碾压,土壤颗粒中砂粒含量减少,粉粒含量增多,在颗粒组成上有细化现象。(2)自卸汽车复垦,随着压实次数的增加,土壤颗粒均匀指数呈现"W"形变化;履带式推土机压实复垦下,土壤颗粒均匀指数呈现倒"V"形变化。(3)用粉砂质壤土作为覆土复垦时,自卸汽车碾压3次,履带式推土机碾压5次与自然耕地颗粒组成相似度最大,即自卸汽车碾压3次、履带式推土机碾压5次为土地复垦的临界碾压次数。(4)粒径5.86μm是土壤粒径中处于"物理性粘粒"部分含量的最高值。自卸汽车碾压对土壤"物理性粘粒"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83~7.11μm范围内,履带式推土机碾压对土壤"物理性粘粒"的影响主要集中在3.98~8.64μm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2个金花茶杂交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花茶杂交新品种"潋滟佳人"和"娜月红颜"的选育进行研究,"潋滟佳人"和"娜月红颜"分别由崇左金花茶(Camellia perpet-ua)×杜鹃红山茶(C.azalea),"回归"×防城金花茶(C.nitidissima)杂交后代选育得到.结果表明,"潋滟佳人"为多季开花,与亲本的花期极为相似,花色表现双亲的中间性状."娜月红颜"为垂枝型灌木,花色为双色,兼具双亲的2种颜色,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4.
以引种至南宁市金花茶公园国外金花茶物种园的越南小花金花茶和菊芳金花茶的成熟植株为观测对象,对其枝条、叶、花、果等重要部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观测记录,并对这两个金花茶物种的识别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通过天然水沙和调水调沙环境下黄河口冲淤变化的对比分析,探讨小浪底对黄河口冲淤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造陆面积与黄河来水来沙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小浪底的调控作用改善了黄河来水来沙条件,使黄河口迅速由蚀退状态转为淤积状态,沙嘴以0.9 km/a的速率迅速延伸,小浪底调控初期(2003-2006年)的造陆速率是天然水沙条件下(1977-1989年)的1.34倍,每1×108 t泥沙的沙嘴延伸长度则为2.9倍;为使黄河口朝良性方向发展,小浪底在运行中应控制利津站的水沙比在0.02 t/m3左右,来沙系数稳定在0.01~0.015 (kg·s)/m6,即至少保证径流量2×1010 m3,输沙量(3~4)×108 t,含沙量6.34~9.52 kg/m3.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探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的农机推广工作,农机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概述,对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状况、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进行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进行农机推广工作存在农机购置补贴程序繁琐、农机售后服务水平低、新购农机培训不足、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结论】 为解决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缩减补贴程序,推动补贴公开高效落实、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加强培训,提升农机操作人员专业机能以及加大补贴力度,提升农机装备结构合理性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农机推广工作提供了理论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竹节王水培生根特性,为竹节王快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竹节王在不同季节,不同激素处理下水培生根的速度、数量。[结果 ]在生长调节剂的处理下,竹节王在10月份水培生根的速度、数量最优。[结论 ]季节对竹节王水培生根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广西桉树焦枯病的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焦枯病是广西近年来较严重的桉树病害之一。经常规组织分离鉴定确定广西桉树焦枯病病原菌主要有5种:Cylindrocladium quinqueseptatum,Cy.floridanum,Cy.scoparium,Calonectria sulawesiensis,Ca.hongkongensis。其中Ca.sulawesiensis和Ca.hongkongensis是国内新发现的2种焦枯病菌。在广西,桉树焦枯病4月下旬开始发病,12月初结束,高峰期在7—8月。病害的发展与当地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尤其是降雨量、相对湿度和温度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程度。该病的发生程度与桉树的树龄、品种、所处地理位置、坡向、坡位有关。一年生以下桉林或桉苗、北坡和山脚洼地的树林发病较重;广西的两大主栽无性系中,广林9号抗病性较强,而DH 32-29相对较感病。  相似文献   
9.
黄晓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686-4687
在人工栽培金花茶盆苗或袋苗中首次发现了一种为害根部的根粉蚧,主要介绍了其为害症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宝玉168玉米品种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制种技术要点,以为宝玉168的种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